首頁>尋醫(yī)·問藥>醫(yī)訊同期聲醫(yī)訊同期聲
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發(fā)布六種營銷陷阱
保健品欺詐,,這些套路要當心!
7月31日,,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主題日“防范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進社區(qū)科普宣傳活動在北京舉行,。該活動也是今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系列活動之一,由科信食品與營養(yǎng)信息交流中心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聯(lián)合主辦,。市場監(jiān)管總局相關負責人和有關專家向北京市海淀區(qū)馬連洼街道居民現(xiàn)場講解,,揭開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的騙術,。
“親情”“免費”陷阱多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問題傷及的多是老人,、病人,。”市場監(jiān)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主要是老人和病人有一些特殊心理容易被利用,,因此落入一個個營銷陷阱。
“親情”陷阱,。認“干爹”“干媽”是食品保健品營銷的常見手段,,一些商家利用老年人易心軟的特點,抓住老年人孤獨的心理,,對老年人虛假關心,,嘴比親生兒女都甜,哄騙老年人購買產品,。老年人成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最大受害者,。
“免費”陷阱。不僅有免費的豆油,、紙巾這些小玩意吸引老年人,,有些商家還會組織免費旅游。比如,,以“感恩行動”的名義組織老年人客戶到旅游景點免費旅游,在游玩期間組織對這些客戶體檢,,謊稱部分客戶有極大的患癌風險,,借此推銷聲稱可以治療癌癥的產品。
“專家”陷阱,。商家找一些假專家甚至是在消費者中發(fā)展會員并將其虛假包裝成“專家”,,組織健康講座和體檢甚至上門推銷,由假專家開展一對一的“診療”,,解讀體檢報告,,渲染體檢結果的嚴重性,嚇唬消費者,,再提出解決方案,,從而達到以高價銷售產品的目的。
“公益”“分紅”藏貓膩
“公益”陷阱。不少老年人熱心公益事業(yè),,也被商家利用,,以舉辦“全國健康萬里行”“老年人模特隊”“夕陽紅旅游”等公益活動的名義,實則還是組織所謂“專家”講解“養(yǎng)生知識”,,現(xiàn)場開展各種互動,,會后一對一誘導與會老人高價購買產品。
“病友”陷阱,。一些商家會利用病人之間的同理心,,組織“患者”現(xiàn)場說法。比如,,以“親身經(jīng)歷”宣傳食用產品的療效,,將普通食品渲染成能治療癌癥的神藥,欺騙性強,,容易讓消費者忽略正規(guī)治療,,延誤癌癥患者的治療,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分紅”陷阱,。一些商家會招募老年人代理推銷產品。聲稱產品功效好,、公司實力強大,,吸引老年人參與,實際上是利用老年人希望獲利的心理,,非法集資,。比如,聲稱某代理活動在繳納一定本金的基礎上可以按月獲得分紅,。待老年人繳納費用后,,向其提供的都是假冒廠名廠址及注冊商標的產品。
“神藥”“秘方”當警惕
以上陷阱都是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保健食品,,因此,,廣大消費者在各種活動組織者開始推銷商品的時候,就要提高警惕,,仔細辨別,。
首先,別被夸張療效忽悠,。一些商家利用廣告“神吹”“秘方”誘導,,將普通酒或飲品包裝成治百病的“神藥”。比如宣稱“××酒”擁有獨特秘方,,采用純天然中草藥植物配制而成,,無激素,,可治療痛風、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風濕,、類風濕,、手腳麻木等。
市場監(jiān)管總局提醒廣大消費者,,應學會分辨廣告和宣傳內容,,科學、理性看待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和宣傳,。凡聲稱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一律不要購買,;保健食品廣告中未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的,一律不要購買,。
其次,,別被商品標簽忽悠。不少保健品會刻意將自己包裝得“高大上”,,給自己貼很多標簽,,比如使用“國內唯一一款”“全球公認”“美國××醫(yī)學院臨床證明”“歐盟EDQM認證、英國BRC認證,、瑞士SGS認證”等,。目的是將產品偽裝成高科技產品,欺騙性強,。虛高的價格使得老年人的錢財受到極大損失,。還有一些商家甚至鋌而走險,私刻國家行政機關公章,、業(yè)務專用章,、事項許可章等,偽造保健食品批準文號,、證書等。
事實上,,正規(guī)的保健食品會在產品的外包裝盒上標出天藍色的,、形如“藍帽子”的保健食品專用標志,下方會標注出該保健食品的批準文號,。市場監(jiān)管總局特別提示,,消費者應首先查看產品的銷售場所資質,。到證照齊全的正規(guī)場所購買產品,特別要注意有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和食品經(jīng)營許可證,。通過網(wǎng)絡,、會議、電視,、直銷和電話等方式購買產品,,也應先行確認資質信息。正規(guī)企業(yè)資質信息可以在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上查詢,。老年消費者可以讓親友子女幫忙查詢,。
第三,別被短暫療效忽悠,。有些商家為了使保健品短期見效,,在普通酒、飲品中添加“地塞米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雙氯芬酸鈉”等化學藥物成分,,再利用廣告將普通酒或飲品包裝成治百病的“神藥”,。其實“神藥”里添加了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西藥,長期食用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特別是中老年人食用后可能發(fā)生意外,。
市場監(jiān)管總局特別提示,消費者需要查看產品的外包裝和說明書,。仔細查看外包裝標簽標識的產品相關信息,,做好“四不”: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不要購買標簽上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號的預包裝食品;不要購買標簽或說明書中提及可以預防疾病,、有治療功能的產品,;不要購買標簽上沒有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但聲稱是保健食品的產品,。
最后,,消費者如果遇到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問題,,可以撥打12331,、12315熱線電話進行投訴舉報。
編輯:趙彥
關鍵詞:保健品欺詐 公益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