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毒品犯罪證據(jù)規(guī)則擬出臺
大宗毒品犯罪分子配備槍支彈藥
黃衛(wèi)平表示,目前,,從檢察機關公訴部門辦理的案件來看,,毒品犯罪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近年來毒品犯罪案件數(shù)量大,,禁毒形勢依然嚴峻,。如2017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11萬余件13.6萬人,。特別是近年來以冰毒,、麻古,、氯胺酮為主的新型合成毒品犯罪案件增長迅速,,犯罪低齡化趨勢明顯,。
二是毒品犯罪類型集中。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等三個罪名,案件量在毒品犯罪中居前三位,,占比接近99%,。
三是毒品犯罪高發(fā)地相對集中。全國各省市區(qū)(包括新疆建設兵團)均有毒品犯罪案件,,其中廣東,、湖南、四川,、云南和貴州等案件量居前5位的省份,,案件量之和占全國毒品犯罪的40%以上。案件量前10位省份,,包括浙江,、廣西、重慶,、江蘇,、湖北等,案件量之和占全國毒品犯罪的60%以上,。
四是毒品零包販售加劇的同時,,大宗化明顯。10克以下零包販賣毒品案件占比很高,,與此同時,,公斤級的案件猛增,。如海南謝某等人制造毒品案,制造氯胺酮達1200多公斤,。廣東姚某等人運輸毒品案,,查獲的冰毒數(shù)量高達66公斤。
五是毒品犯罪職業(yè)化明顯,,手段翻新,,偵辦難度大。當前毒品犯罪團伙組織嚴密,、分工明確,,一些大宗毒品犯罪還配備了槍支彈藥。反偵查意識強化,,往往采取單線,、假名、暗語,、密碼聯(lián)系,;頻繁更換聯(lián)絡方式、銀行賬戶,;人貨分離,、錢貨分離、住貨分離等等,。
■數(shù)據(jù)
2017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jié)毒品犯罪案件11.32萬件,同比下降3.74%,;
2017年,,全國法院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至死刑的毒品犯罪分子21733人,,重刑率為21.93%,;
2017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涉毒案件11萬余件13.6萬人,;
案件量居前3位的罪名是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占比接近99%,;
案件量居前5位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湖南,、四川,、云南和貴州,占比全國40%以上,;
■典型案例
男子吸毒后殺害親生子女
昨天公布的典型案例中,,被告人何信澤制造甲基苯丙胺成品達37公斤,,數(shù)量巨大;被告人劉幫利用信息網(wǎng)絡,,通過快遞方式販賣,、運輸甲基苯丙胺及片劑5000余克,且系毒品再犯,;被告人龔金洪長期吸食毒品,,并出現(xiàn)吸毒導致的幻想等癥狀,龔金洪的妻子亦證實龔金洪近年來吸毒后有幻覺和暴力行為,。案發(fā)當日,,龔金洪兩次吸食冰毒,,與妻子發(fā)生爭吵后竟持菜刀砍死熟睡中的2名未成年子女,,犯罪情節(jié)惡劣,手段殘忍,。最高法表示,,合成毒品具有中樞神經(jīng)興奮、致幻等作用,,會使吸毒者出現(xiàn)興奮,、狂躁、幻視,、幻聽,、被害妄想等癥狀,進而導致其自傷自殘或?qū)嵤┍┝Ψ缸?。近年來,,因吸毒誘發(fā)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駕車肇事等惡性案件屢有發(fā)生,,嚴重危害社會治安,教訓十分深刻,。人民法院依法對何信澤,、劉幫、龔金洪分別判處死刑,,充分體現(xiàn)了嚴厲打擊嚴重毒品犯罪及涉毒次生犯罪的政策立場,。
本版撰文 北京晨報記者 顏斐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毒品 犯罪 犯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