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營養(yǎng)膳食營養(yǎng)膳食
吃粽有講究 早餐或睡覺前別吃
圖@視覺中國
端午節(jié)前后,各式各樣的粽子吸引著人們,肉餡,、生果餡,、果醬餡、棗餡,、栗子餡等琳瑯滿目,,讓人不知吃哪種好,也不知道吃多少才夠,,最近已有市民因為貪嘴一頓吃了三只粽子引發(fā)胃疼入院就診,。醫(yī)生提醒,大量食用粽子很可能引發(fā)消化不良,,特別是老人和兒童不宜過量進(jìn)食,。此外,由于早上起床后和晚上臨睡前,,胃腸蠕動都會減慢,,沒有來得及消化的粽子停留在胃中,更易引起積滯,,刺激胃酸分泌,,因此建議平常胃腸功能不佳的人,最好不要在早餐或者睡覺前食用粽子,。
連吃三只粽 胃疼看急診
家住廣州天河區(qū)的李阿姨平時喜歡吃黏糯的東西,。前幾天,老家的親戚包了一大鍋八寶和大棗的粽子給她送過來,。李阿姨非常高興,,當(dāng)天晚上飯也沒吃,就一連吃了仨大棗粽子,。誰知到了半夜,,胃疼得翻來覆去睡不著,連夜到醫(yī)院看急診,,原來是消化不良導(dǎo)致老胃病發(fā)作了,。
對此,武警廣東省總隊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曾晶介紹,,粽子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粽子的原材料一般為糯米,、豆餡,、肉類和油脂,相對缺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肉粽中脂肪和鹽的含量高,,一個普通的咸肉粽子,相當(dāng)于一碗左右的米飯,,加上油脂和肉類,,熱量約為400至500卡路里;枧水粽只有糯米和糖,,營養(yǎng)成分單一且不易消化,。
健康吃“粽”有竅門
營養(yǎng)科醫(yī)生建議,吃粽子的同時,,搭配適量蔬菜,、水果,促進(jìn)腸胃蠕動,,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盡管醫(yī)生提醒粽子不宜多吃,但只需把握好訣竅,,美味與健康其實能夠兼得,。例如重視高纖:粽子中的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形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癥狀,若主料能以部分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藥,、芋頭或紅薯取代,,不僅能添加纖維質(zhì)含量,減輕腸胃擔(dān)負(fù),,更有益于健康,。
另一方面,肉類粽子的原材料也可以加以改善,,注意少油低熱量的調(diào)節(jié),,肉粽的缺陷是脂肪含量高,,假如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雞肉、海鮮或魚肉取代,,除了少油,、低熱量外,還別有一番風(fēng)味,。
患這些疾病少吃粽子
1.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和豬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物,?;加懈哐獕骸⒏哐?、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劇心臟負(fù)擔(dān)和缺血程度,,誘發(fā)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2. 胃腸道病患者:糯米的黏滯性強(qiáng),,不易消化,,胃排空慢,吃后會增加消化道的負(fù)擔(dān),。
3. 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假如對進(jìn)食量不加以控制,,會引起患者血糖升高,。
此外,吃粽子有4個禁忌:
1. 勿與魚肉搭配食用
吃粽子時,,搭配什么也很有講究,。粽子主料為糯米,再加上肥肉,、豆類配料等不宜消化的食物,,進(jìn)食時最好不要再搭配大魚大肉,以免進(jìn)一步加重胃腸的負(fù)擔(dān),。吃粽子后可以喝茶或吃水果來解膩助消化,。但切記,胃腸功能弱的人盡量喝淡茶,,不要喝濃茶,。
2. 勿與冷飲一同食用
時下各種冷飲搭配的粽子、冰激凌粽子,、生冷粽子等因口感涼爽,,受到人們的喜愛,。專家認(rèn)為,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不宜冷吃,對于消化能力差的人尤其要注意,。食用冰箱里剛拿出的粽子,,因其生冷、偏硬,,對有胃病的人來說并非明智之舉,,所以最好取出來后,充分加熱變軟后再食用,。對于糯米加冰激凌的粽子由于偏涼,、偏膩、不易消化,,更加應(yīng)該少吃,,尤其兒童青少年及老人更應(yīng)注意。
3. 勿與油膩食物同食
糯米本身雖然好消化,,但和油膩的配料混在一起,,比如肥肉、蛋黃等,,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會感覺不舒服,,所以消化不良的人吃粽子宜選清爽的小棗粽子或白米粽,不要吃得太甜,,不宜配太油膩的菜。
4. 勿早餐,、睡前吃粽子
專家指出,,早上起床后和晚上臨睡前,胃腸蠕動都會減慢,,沒來得及消化的粽子停留在胃中,,更易引起積滯,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dǎo)致本身曾有慢性胃病,、胃潰瘍的患者舊病復(fù)發(fā),出現(xiàn)腹脹,、腹痛,、反酸等消化不良癥狀。對于平素胃腸功能不佳的人,,最好在兩餐之間吃,,或者把粽子作為正餐,。(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田乃偉)
編輯:趙彥
關(guān)鍵詞:端午節(jié) 吃粽子 健康吃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