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陳翰笙:將“茶”壽進行到底
中國用特定漢字表示高壽的說法,,由來已久、源遠流長。最典型的當屬“米”“ 茶”二字,?!懊住弊稚舷陆浴鞍恕保虚g為十,,連起來就是八十八; “ 茶”字上可看成二“十”相連,下能拆作八十有八,,相加正好一百零八。于是,,便有了“米”壽八十八 ,、“茶” 壽一百零八之雅稱。
中科院院士,,我國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農(nóng)村經(jīng)濟學創(chuàng)始人陳翰笙,,生于1897年2月5日,,卒于2004年3月13日,享年108歲,。橫跨三世紀,,歷經(jīng)大變革,,取得高壽的同時,他也將“茶”壽進行到底,。奇跡背后,,不禁要追問一句,陳翰笙在養(yǎng)生方面,,究竟有怎樣的獨特之道呢,?下面,我們就不妨和大家一道,,來做一詳細地探討,。
飲食重清淡 起居有規(guī)律 日常飲食上,陳翰笙最大的特點,,便是重清淡,。如他所說,就是堅持每天“三個一”,,即早一個雞蛋,,晚一杯牛奶,中間來個大蘋果,。由此可見,,陳翰笙一日三餐雖然以素為主,但同時卻又注意多種營養(yǎng)的攝取和搭配,。正是因為有了科學的飲食習慣,,才讓陳老吃得好,睡得香,。每天晚上,,不遲不早,定時休息,,而且一躺下即能進入夢鄉(xiāng),。高質(zhì)量的睡眠換來的則是第二天清醒的頭腦和充沛的精力,為一天的忙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鍛煉常堅持 思考永不停 陳翰笙一生堅持“工作之外要多運動”的養(yǎng)生觀,。陳翰笙熱衷走步也是出了名的嗜好。他每天早起第一件事便是到風景優(yōu)美的河邊或公園走步,。數(shù)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從未間斷,。有一次,,陳翰笙不小心崴了腳。就在養(yǎng)傷的那幾天里,,盡管連門都出不了,,但他依然扶著家中的墻壁桌椅,,在客廳里走來走去。其持之以恒的毅力,,從中可見一斑,。陳翰笙曾經(jīng)說過不僅身體需要經(jīng)常鍛煉,而且頭腦也不例外,。說陳翰笙的一生是思索的一生,,絲毫也不過分。即使在百歲高齡時,,他依然喜歡動腦,,常備紙筆,以隨時記錄下所思所想,。
個性顯幽默 胸懷多坦蕩 陳翰笙的一生雖然博學多才,、建樹頗豐,但又平易近人,、風趣詼諧,。有客來訪,走時,,他非要把客人送到院外的馬路邊,,親眼看著其走遠才肯返回。冬天北風凜冽,、寒氣逼人,,家人勸他戴個帽子。陳翰笙笑著說:“我從來不喜歡戴帽子,,文革時‘四人幫’要給我戴那么多頂帽子都沒有戴上,,現(xiàn)在我更不用戴帽子了?!闭劶吧?,他更顯坦然地戲稱道:“我活到現(xiàn)在,每天都這么開心,,怕是連閻王爺都已經(jīng)忘記我了,!”
心境在豁達 生活貴多彩 豁達之心是長壽之本,。對此,,陳翰笙曾有過一段表述:“我視富貴如浮云,一向淡泊明志,,從不為名位利祿所煩惱,。”就算在當年視力驟降的險要關頭,,他仍不以為然地戲說:“我像一部汽車,,發(fā)動機是好的,,雖然兩個車燈不亮了,只要是熟門熟路,,我這部汽車還是能走的,。”“精神空虛催人老,,陶冶情操壽自高”是陳翰笙自撰的一副養(yǎng)生聯(lián),。他如此說,也這么做,。在緊張的學術研究和日常工作之余,,他依然堅持培養(yǎng)自己讀書、養(yǎng)花,、聽音樂等方面的閑情雅趣,,從而讓生活充滿五彩斑斕,精彩紛呈,。(逯富紅)
編輯:趙彥
關鍵詞:陳翰笙 茶壽 飲食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