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公務員“平時考核”是門大學問
“公務員平時考核周期短,一月一總結(jié),有利于公務員在日常工作中及時回顧,、查缺補漏,?!闭f起公務員平時考核,,某街道辦事處領導干部很高興,,他們直言這種“按月份總結(jié),、按季度評鑒”的考核方法對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7月9日《光明日報》)
對公務員進行考核,,事關公務員的評獎評優(yōu),有的地方更是將考核與績效成績掛鉤,,與職級晉升,、職務評定掛鉤。但考核更主要的目的,,還是激勵干部隊伍爭先作為,、履職擔當,將崗位賦予的責任履行好,,將人民群眾的寄托實現(xiàn)好,,始終將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放在服務群眾,為民謀利上,。
對于公務員而言,,年中與年終考核并不陌生。的確,,年中考核是為了查漏補缺,,及時在階段性回顧中找準問題、補齊“短板”,;而年終考核是為了考查工作成效和責任的落實情況,,比一比、賽一賽,,讓同志們在比較中,,找到差距、重新定位,,在新的一年繼續(xù)比學趕超,。兩種考核都能很好地發(fā)揮積極作用,但是否能夠做到全面考準考實干部,?似乎還不夠,。
平時考核是各地組織人事管理部門的研究重點。時下,,有的干部單純從考核來看,,確實成績不錯,但從工作的全過程來觀察,,仍存在突擊應付考核的表現(xiàn),。誠然,“臨時抱佛腳”確實可以及時對照考核設計指標的要求完善工作,亮出“好成績”,,但終究有“迎合考核”之嫌,。若是聽一聽群眾評價、了解些日常作為,,是否又會是另一種光景,?無怪乎,平時考核近年來會備受關注,。
因此,,強化和推進公務員“平時考核”,要做到嚴管理與勤激勵相結(jié)合,。既要讓廣大干部能夠在平時工作中感受得到壓力,,切實做到履職盡責緊在前,,帶有“拖不得”的思想做工作,,又要實現(xiàn)工作的細化分解,對每一項工作都能有明確的目標和時點,,讓工作都抓在平時,、管理嚴在平時。組織開展經(jīng)常性的工作復盤,,不僅看工作完成情況,,還要看重點、難點,、癥結(jié)點,,對做得好的、到位的就要大膽表揚鼓勵,,對存在問題的共同探討,、找準對策,形成團隊協(xié)作的好氛圍,。
要做到硬指標和軟要素相結(jié)合,。“硬指標”就是要制定科學的平時考核指標體系,,多關注些細節(jié)性,、過程性環(huán)節(jié),讓公務員可以圍繞考核找準著力點,,自主設定平時工作的“小目標”,,合理分配好時間和精力,讓平時工作實現(xiàn)“精工出細活”,。平時考核中的“軟要素”,,就是群眾滿意度,畢竟考核就是為了促進干部隊伍服務社會群眾、推動改革發(fā)展,。只有群眾滿意度高,,才能說明公務員工作做得踏實、做到了實處,,才能倒逼廣大干部勤下基層,、常到一線做工作。
公務員“平時考核”是門大學問,,更是形成常態(tài)化考核的核心要素之一,,必定會在各地的研究和實踐中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全面,,可以預見,,今后的公務員考核也勢必會越來越科學、越來越有效,。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考核 公務員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