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北宋吉州窯綠釉蕉葉紋枕
吉州窯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zhèn),,創(chuàng)始于晚唐,、五代,,盛燒于宋元時期,,是江南地區(qū)著名的民間瓷窯之一。吉州窯燒瓷品種繁多,,特色鮮明:如它的黑釉瓷能與建窯相媲美,,黑釉木葉紋盞、黑釉剪紙貼花盞更是獨樹一幟,;吉州窯白地黑花瓷與磁州窯同類產品不分伯仲,,纖細的線條更具南方的特色;而吉州窯綠釉瓷器質量頗高,,是吉州窯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之一。本文將介紹一件安徽博物院收藏的吉州窯綠釉蕉葉紋枕,,并對安徽地區(qū)出土的多件同類瓷枕進行簡要概述,。
北宋吉州窯綠釉蕉葉紋枕
這件北宋吉州窯綠釉蕉葉紋枕,長27厘米,,寬21厘米,,高9.2厘米,1979年安徽省肥西縣濱湖公社出土,。枕呈不規(guī)則的立方體,,枕芯中空。枕面微凹,,刻劃四片蕉葉紋,,線條細膩而流暢,足見制瓷工匠們嫻熟的刀法,。邊墻各面戳印較密集的圓圈紋,,頂墻左側鏤一個直徑約1厘米的出氣孔,是為防止燒造時炸裂而設,。左側枕墻有明顯的支燒痕,,可推斷瓷枕為側立支燒,這與宋代多數(shù)瓷枕的裝燒方法相同,。除底面外通體施綠釉,,釉色純正,釉面光澤,。
北宋吉州窯綠釉蕉葉紋枕
瓷枕是吉州窯綠釉瓷器中的大宗,,各地出土較多,,尤其是這類綠釉蕉葉紋枕最為常見。劉楊,、趙榮華所著《吉州窯瓷鑒定與鑒賞》一書中,,專門對這類綠釉蕉葉紋枕工藝進行過描述:通常先刻劃連續(xù)的鋸齒紋得出葉子的輪廓,然后以四條直線刻出葉子的主紋脈,,再以梳篦紋依主紋脈向外重復排劃,,使整個葉子紋飾充實,最后以梳篦紋沿梳面外形刻劃一圈,,裝飾簡單而又生動,,形成自身獨特創(chuàng)意與個性特征。
編輯:楊嵐
關鍵詞:北宋吉州窯綠釉蕉葉紋枕 北宋吉州窯 綠釉蕉葉紋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