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雞年:你親我 我就跑 去看那些雞的藝術品
今年歲次丁酉,生肖屬雞,,正稱雞年,。“雞”的發(fā)音與“吉”字相近,,公雞的“公”與“功”,,雞“冠”與“官”,雞“鳴”與“名”又恰是諧音,,因此古人常以雞的形象兆示吉慶,,也以雞寓意“功名”或“封官進爵”。按這個說,,今年雞年應理是一個吉利年,,“雞”祥如意,加“冠”進爵,。
從《詩經》中的“風雨瀟瀟,,雞鳴膠膠”、“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到“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秦臺一照山雞后,,便是孤鸞罷舞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少年讀書時”,,關于“雞”的詩文描述自古就不絕于耳。
繪畫圈里的“雞”形象就更層出不窮了,,從神話“權力榜”到生活的“娛樂榜”上躥下跳,,不愧是生猛的禽類。從漢代石刻,、畫像石里逼真的“斗雞”的“呆萌”,,到桃花塢年畫里“雞王鎮(zhèn)宅”的“傲嬌”,“雞”這種禽類被“文藝化”了,,同時也“擬人化”并融入了人文精神,。
斗雞紋 拓片(局部) 漢代 原磚
“斗雞”何時成為娛樂節(jié)目,我們不知道,,據(jù)《漢書》記載,,漢宣帝登基前,就常?!岸冯u于杜鄠之間”,。人們喜歡斗雞,在于這種娛樂既令人興奮,、給人以刺激之感,,又無危險。輕歌曼舞固然美妙,,但比起斗雞來,,總缺少點血腥味道。對于這一點,,曹植的《斗雞詩》說得最為明白:“游目極妙伎,,清聽厭宮商。主人寂無為,,眾賓進樂方”,。在河南南陽苑城區(qū)英莊出土的一塊漢畫像石上,,生動的記錄了斗雞的生猛:兩個賭徒在斗雞,各持兵器,,并帶著隨從,,雙方劍拔弩張,中央便是他們的賭注——兩堆像小山似的黃金,。二雞如猛禽般怒目相對,,昂首曲腿,正欲搏斗撕殺,。漢代斗雞俑3D了斗雞的真實感,,陶人懷中抱著一只雞,正準備放開懷中之雞,,面對他正前方站立的一只雞,,進行斗雞比賽。
漢代斗雞俑
明代畫家唐寅做了首《畫雞》詩:“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本褪怯脭M人手法表現(xiàn)雄雞的高潔優(yōu)美,有君子般的正義情懷,,堅持操守為理想而戰(zhàn)斗,,“輕易不鳴,鳴則動人”,,乃君子在動蕩環(huán)境中的忍耐蟄伏,,等待關鍵時刻的“奇兵致勝”:該出手時則出手。徐悲鴻曾繪各種雄雞圖,,其中一幅《雨中雞鳴》繪一只雄雞霸氣立于一塊大石上,,昂首挺胸,引吭高歌,,洪亮的鳴音似乎沖破大雨的壓抑,,呼喚那些有血氣的志士,奮起拯救民族危難于水火之中,。
徐悲鴻《雨中雞鳴》
雄雞報曉,,乃有信德。一年365日天天準時啼鳴,、報曉,,與日出同步,掌控著何時天亮的大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所以雞被譽為有信德,準確,、誠信,、守紀,“守夜不失時”,,是品德高潔的表現(xiàn)。雄雞的勇武品格與守時信德,,上千年來得藝術家的青睞,,傾力表現(xiàn)。
《芙蓉錦雞圖》是北宋徽宗趙佶繪制的一幅花鳥畫,,圖中描繪了一只錦雞飛臨芙蓉枝頭,,回首翹望彩蝶的場景。右上角宋徽宗以瘦金體題“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鹥”,。錦雞就是雉,,按儒家“瑞應”說,它的出現(xiàn)是“圣王”出世的象征,。所以這幅作品又有政治意義,,宋徽宗將自己比作“五德”俱全的錦雞,并要求大臣也要具備儒家文,、武,、勇、仁,、信這五種倫理品德,。
趙佶 錦雞芙蓉圖
由于古代的帝王需要借雞的五種自然天性宣揚人的五種道德品性,所以與雞相關的繪畫在中國藝術史中多有出現(xiàn)?,F(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元代王淵《花竹錦雞圖》和清代郎世寧《錦春圖》,,都是以立于坡石之上的錦雞喻君子五德。
王淵《花竹錦雞圖》
郎世寧《錦春圖》
在明代畫家沈周的繪畫中以畫雞為題材者不下十余種,,如上海博物館的《雄雞芙蓉圖》,、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畫雞圖軸》等。
沈周《古木花冠》
雄雞善斗,,母雞溫婉,,恰好用來比喻母愛的圣潔,母雞與小雞一起,,寓意五子登科,。
臺北故宮藏宋人畫子母雞圖中,,一只母雞引領著五只幼雛,在地上漫步啄食,。母雞雪白的羽毛蓬松亮麗,,目光充滿慈愛,小雞依偎在母親的羽翼下,,顯得稚嫩怯弱,。子母雞除寓含五子登科之意,還表現(xiàn)母雞帶著雛雞四處覓食,、其樂融融的田園生活,。
宋人畫子母雞圖
明宣宗《母雞圖》
明宣宗的此幅畫公雞與母雞帶領幼雛在草地上覓食,呼哺育幼之情,,躍然紙上,。取材日常生活,宣揚家庭倫理,,具有教化功能,。
清代任伯年是一位人物、花鳥,、山水兼擅的全能畫家,,其花鳥水平足以與人物畫抗衡,亦有論者更推崇其花鳥畫造詣,。就筆法,、墨法、色彩而言,,任畫技巧甚為豐富,,時人虛谷贊其“筆無常法,別出新機,,君藝稱極也”,。他畫的雞圖靈活生動、清新流暢,。
任伯年《艷秋雙吉圖》
清代居巢的《菊下雞雛》表現(xiàn)母雞護雛的慈愛天性,。數(shù)只小雞安安靜靜的依偎在母雞身旁,稚嫩膽小的它們脫離不開母雞的佑護,,母雞則閉上眼睛享受兒女依戀帶來的其樂融融,。
《菊下雞雛》
齊白石自幼在家鄉(xiāng)天天要喂牛養(yǎng)雞,對雞的生活特別熟悉,,30歲以前畫雞就已經很生動了,。60歲以后又開始進一步研究畫雛雞。老人巧妙地把雛雞身上絨毛質感畫出來,,雛雞的各種神情動態(tài)也凸顯出來了,。
《大吉圖》
《紫藤雛雞》
黃永玉自學美術,、文學,為一代“鬼才”,。黃永玉的作品融會中西,,不拘成法,他喜作彩墨,,常以酣暢淋漓的墨色為基調,,凝重而灑脫的線條為骨骼,設色或淡泊或渾重,,布局別出心裁,,及至晚年所畫之物無不隨心所欲,愈發(fā)老辣,、豁達,。他畫的百雞圖,,正如其人,,充滿調侃、童稚卻又斗志昂揚,。
黃永玉《雞王鎮(zhèn)宅》
韓美林曾在1980年一氣呵成創(chuàng)作過《百雞圖》,,作為他在藝術形式、色彩,、造型上的探索,。36年之后,2016年,,韓美林再度創(chuàng)作新《百雞圖》,,同時設計《丁酉年》雞票。該套郵票一套兩枚,,第一枚圖案表現(xiàn)了一只威武強壯,、高傲奔放的雄雞,第二枚則為呵護幼子的雞媽媽與抽象可愛的小雞組成的“合家歡”形象,。
韓美林《丁酉年》雞票圖案——水墨雞畫
韓美林設計的《丁酉年》雞票
1981年張仃設計的辛酉年郵票
在民間,,我們最常見到的雞類題材繪畫是一只雄雞立于石上的吉祥圖,因石與“室”諧音,、雞與“吉”諧音,,所以雄雞立于石上寓意“室上大吉”,合府安康,,生活富裕,。除了與石頭搭配之外,雞與荔枝相組合被稱為“大吉大利”,;雞與牡丹,、蝴蝶,、柿子、在一起則是“富貴大吉”……
桃花塢年畫“雞王鎮(zhèn)宅圖”
關于雞的美好寓意很多,,可見雞這種禽類本身就是一種瑞祥的象征,,被傳統(tǒng)文化和民間傳說廣泛借用,正是一種對美好生活,、暢懷人生的向往,。
編輯:陳佳
關鍵詞:雞年 你親我 我就跑 去看那些 雞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