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人物志人物志
董其昌:不會搞理論的畫家不是好書法家
對于學習繪畫,,董其昌主張繪畫創(chuàng)作應從學習古人的作品入手,,最終化古為我,。他的水墨山水名重于世,,設色山水也別具一格,?!斗鹿派剿碎_》皆為仿唐及宋元諸家如楊昇,、惠崇,、李公麟,、倪瓚等的小幅冊頁,。每幅畫雖然以“仿”字冠名,其實畫面卻不盡然,,因為每幅都有自出新意之處,。這是董其昌取諸家筆墨之長,再運用自身的學養(yǎng)識見,,加以變化而直抒胸臆的不凡魅力,,“集齊大成,自出機杼”,,這是后世眾多摹古畫家始終無法企及,。
董其昌的巨大影響還在于他的畫論,他以禪宗喻畫,,把繪畫也分為了“南北宗”,,建構了以南宗文人山水畫為繪畫最高境界的理想模式,頗有崇“南”貶“北”的傾向,。董其昌掌握了話語權,,他的理論不僅在當時,也在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董其昌對文人山水畫還有一個重要貢獻,,就是把中國畫的筆墨語言從繪畫的綜合因素中突出出來,筆墨不再僅僅作為表現(xiàn)圖像的手段,,而是成為繪畫表現(xiàn)的重要目的,。筆墨的精妙與趣味漸漸成為畫面的中心,由此建立起具有抽象形式美感的畫面結構,。
《瀟湘白云圖》,,圖仿米芾筆意,以墨韻幽雅;意境深邃取勝,。用略為夸張的筆法去捕捉流動的大氣,,描繪多變莫測的云煙雨,使得綺麗多姿的山水更富有直觀表現(xiàn)的色彩,。
《荊溪招隱圖》,,山水清麗,恬靜安然,,一派文人隱居意象,。線條和墨色的效果在這里是平面的,從右向左看時,,山體連綿,,但場景又沒有固定的視點。
編輯:楊嵐
關鍵詞:董其昌 畫家 書法家 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