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教師子弟的尷尬:學校不能當“官” 否則喪失公允性
“耀華”是天津市數(shù)一數(shù)二的高中,高一入學我就膽戰(zhàn)心驚,,主要是因為我那并不突出的成績,。開學之初,,我盡力維護和同學們一樣的普通身份,,卻不想被一位老師在課堂上點破,。那天他講到職業(yè)生涯,,講到了學校老師的待遇,,加了一句:“我說的這些如果你們不相信,,可以問問郭子軒,,他媽媽也是咱學校老師?!?/p>
在全班同學的驚呼聲中,,我長時間的苦心經(jīng)營宣告破產(chǎn),從那以后,,我覺得大家看我的眼神都變了,,成績上的壓力更大了,還好媽媽從沒有在這方面給我施加任何壓力,即使是成績不理想,,哪怕是掛科,,暴風驟雨的戲份在我家從沒有上演。相信老娘用加大自身壓力的方式幫我承擔了更多,。在這里也實在應該謝謝老娘,。
作為教師子弟,我最大的尷尬還出現(xiàn)在社團活動中,,媽媽早在我兩歲時就創(chuàng)辦了心理健康使者團,,社團的哥哥姐姐曾經(jīng)偶爾接送我去幼兒園、學前班,,我也曾和他們一起去青年宮做公益活動,,成為社團的團長是我少年時最大的夢想。
高一時,,我如愿加入,。媽媽明確告訴我,我不能當團長,,無論能力如何,,否則會喪失社團的公允性。不能當團長,,我也曾很不服氣,,但已畢業(yè)的學長開導我,是否在社團中獲得成長,,與奉獻有關(guān),,與職務無關(guān)。媽媽要求社團每個部門都要有自己的產(chǎn)品,,作為秘書處處長,,我創(chuàng)辦了與已畢業(yè)的學長交流的雜志《足跡》。
按照順序,,我們是第三個發(fā)行印刷的雜志,,前面還有兩本其他部門的雜志,但由于他們的主編忙于出國考試,,沒有來校,,截稿日期推遲,贊助商有些著急,,于是,,團長跟我商量《足跡》先發(fā)行,我們部的所有人開始加班加點,。但同時,,那兩本雜志的同學卻口出怨言,說我因為是老師的孩子,占用他們的發(fā)行時間和資金……
我覺得很委屈,,一邊繼續(xù)鼓勵部員繼續(xù)加班加點,,一邊向媽媽訴苦,她卻云淡風輕地讓我自己想辦法解決,。我請聯(lián)系贊助商的同學站出來說明了情況,,消除了誤會。這是印象中,,自己身份最尷尬的一次,。同時我也明白,對于媽媽來說,,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作為老師的公信力必將大打折扣。
其實并不是所有教師子弟都像我這樣,,我的處境,、性格和媽媽對我的教化決定了我處理問題的方式,雖然“很慫”,,但是沒有出現(xiàn)風波,,而且跟同學們的關(guān)系始終友善。
有一位比我小的學弟就沒那么幸運了,。他的父親也是學校老師,,一次午休時為了爭籃球場,他對學長叫囂“我在學校有人,,動我一下試試”,,結(jié)果被高年級學生暴打,他和他爸爸在瞬間被推上了學校輿論的風口浪尖……這個孩子不僅坑了爹,,更坑了自己,,一直是學生的笑柄。
當然也有更低調(diào)的人,,跟我同屆的一個同學,,直到高二我才知道他的母親在學校任教。而他為人謙和,,成績優(yōu)秀,愛好廣泛,,在同學中口碑很好,,即使有什么錯誤,大家也不會過多地議論他,,我想這樣才是一個高層次境界,。
再說回我,在高考結(jié)束的那天,我感到了無比輕松,,不僅是因為高考的結(jié)束,,還有一種總算可以不被人關(guān)注,為自己而活的感覺,。相信媽媽也是松了一口氣,。雖然有種種壓力,但總的來說,,身為教師子女有利有弊,。在校生活上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老師也會費心督促學習,。最關(guān)鍵的是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
現(xiàn)在我跟媽媽偶爾會想起那個時候的事情,相互調(diào)侃一下,,即使到現(xiàn)在我也沒想好是叫她老師還是叫媽媽,,因為我好像根本就沒遇到過她,遇到了也一低頭躲過去……哈哈,。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教師 子弟 公允性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