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李學勤:不見得做理論的工作 但必須有理論的高度
李學勤(中)與其團隊研究清華簡。
【大家】
清華簡再次吸引學界目光
2017年4月23日,清華大學即將舉行第7輯清華簡整理報告的成果發(fā)布會,,與此同時,,清華簡《算表》被吉尼斯世界紀錄確認為“世界上最早的十進制乘法表”的認證儀式也將同時舉行,作為古代文史研究熱點的清華簡將再一次吸引大眾的目光,。
清華簡是一批抄寫于戰(zhàn)國時期的竹簡,,總數約有2500枚,自從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起,,清華簡就一直是古代文史學者的研究焦點,。這批竹簡由于很早就被隨葬于地下,沒有經歷秦始皇焚書的劫難,,因此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先秦典籍的原貌,。
提起清華簡,就不能不說起李學勤先生,。清華簡之所以能夠有今天,,是與李先生的辛勤付出分不開的。清華簡的搶救,、保護,、整理和研究工作一直是在他的主持下進行。從2010年開始,,李先生和他的團隊大致以每年出版一輯整理報告的速度,,整理公布清華簡的有關內容,創(chuàng)造了戰(zhàn)國竹簡整理公布的新速度,。清華簡整理報告在編排體例的科學,、圖版拍攝的清晰以及整理水平的高超等方面,都在同類的著作中首屈一指,,獲得了學術同行們的高度評價,。而李先生所做的“這次挖到了一個歷史學家”“清華簡讓人讀起來太激動,一天之內不能看太多,,否則心臟受不了”等形象生動的比喻,,也讓普通大眾在會心微笑中體會到了清華簡的重大價值。
在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的團隊里,,李先生是當之無愧的核心人物,,而且他在各方面都起著表率作用,每一次分配給團隊成員分頭整理的清華簡篇目,,他都是第一個完成,,而且是又快又好;對于同事們所負責整理的各篇,他也都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的見解,,供大家參考,。而每一輯整理報告在提交出版社之前,他都要細心研讀,,最后定稿,,以保證整理報告的質量和水準。不僅如此,,他對于出版公布的每一篇清華簡篇目都做了認真的研究,,出版了《初識清華簡》一書,發(fā)表了近百篇研究論文,。
這就是李學勤先生,,他始終以科學之方法、進取之精神,、樂觀之態(tài)度積極投入科研工作,,并為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工作賦予了嶄新的內涵。
談及李學勤先生,,熟悉他的人都充滿了敬佩之情,。李先生的研究面實在是太廣博了,從上古時代的刻畫符號到20世紀的中國學術史,,從考古學,、古文字學、上古史到古文獻學,、美術史,、國際漢學,從甲骨,、青銅器,、簡帛到玉器、璽印,、錢幣,,等等,他都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學術前沿成果,,被人們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欽敬之余,,世人也非常好奇,,李先生是怎么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他成功的背后,,究竟有哪些我們應該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編輯:梁霄
關鍵詞:理論 工作 高度 李學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