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糖尿病神經病變,,中藥有幫助
糖尿病對人的傷害,,不在于高血糖,而在于遍及全身的血管受損導致的并發(fā)癥,。血糖長期控制不良,,會導致大血管或微血管病變,。而血管病變使血液循環(huán)變差,神經得不到營養(yǎng),,自然會出問題,。如糖友中常見的手指、腳趾發(fā)涼,,這是典型的由于血液循環(huán)不佳導致的周圍神經病變,。有時患者還會覺得手腳發(fā)麻,有類似戴了手套,、襪套的感覺,,說明神經反應遲鈍,這表示神經損傷更為嚴重,。
神經病變在身體不同部位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和后果,。當糖友皮膚出現感覺異常,失去對溫度和疼痛的敏感性,,可導致一系列意外發(fā)生,。如糖友泡腳時,由于感覺不出溫度而燙傷,,又沒有明顯痛感,,使燙傷進一步加重;或是走路時不慎踩到鐵釘等異物而扎傷,,待發(fā)現時已有感染,,重者甚至會發(fā)展為糖尿病足。也有感覺過敏者,,會因為感到渾身疼痛而夜不能寐,,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在心血管系統,,神經病變更為危險,。一般而言,發(fā)生嚴重的心肌缺血時,,患者會感覺到心前區(qū)疼痛或憋悶不適,,因而會立刻停步休息,,心肌缺血也隨之緩解。然而合并有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糖尿病患者,,發(fā)生嚴重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時,,仍然可以沒有疼痛的感覺。有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臨床上突出的表現是夜間不能平臥,,需要坐著以緩解心前區(qū)不適。過了幾天,,檢查心電圖,,突然發(fā)現該患者曾經有過心肌梗死。有些糖友則會表現為體位性低血壓,,即由躺姿,、坐姿突然變?yōu)檎咀藭r頭暈目眩、眼前發(fā)黑,、站立不穩(wěn)甚至跌倒,,這是由于起立后的血壓突降引起腦部缺血。
糖尿病神經病變也可能導致無癥狀性低血糖,。糖友或多或少都曾有過低血糖的經歷,,因此對其癥狀已再熟悉不過;然而無癥狀的低血糖,,并沒有饑餓,、頭暈、心慌,、乏力,、出汗等反應,早期無法發(fā)現,,十分兇險。
此外,,神經病變還可以影響到胃腸道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影響到胃腸道時,,患者可有嚴重的便秘或腹瀉,,更有甚者,會出現腹瀉,、便秘交替,,這樣一來,也會影響血糖穩(wěn)定,。當泌尿生殖系統神經受損,,患者可表現為排尿困難,、尿失禁,長期的尿潴留還易引發(fā)泌尿系感染,;男性患者有可能出現陽痿,。由此可見,合并神經病變非常危險,。廣大糖友要高度重視,,一旦有了上述表現,一定要及時就診,、治療,。
然而,即使糖友神經已受損傷,,也有三大策略可以逆轉病情,。首先是病變早期即加強血糖管理,不僅要將血糖控制在較低水平,,還要減少血糖波動,。其次是改善血液循環(huán),包括針對大血管及微血管在醫(yī)生指導下應用降低血液黏稠度的藥物或抗血小板藥,,必要時也可用擴血管藥物,。最后也可遵醫(yī)囑應用營養(yǎng)神經類藥物。
中醫(yī)中藥在辨證基礎上,,重視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祛瘀除濕,,使氣血相合,、筋脈得養(yǎng)、血脈流通,,從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小板凝聚,、血黏度,增加四肢周圍神經修復,,對緩解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有一定的幫助,。其中,氣虛絡阻證的患者,,常出現四肢末梢及軀干部麻木,、疼痛及感覺異常、肌膚甲錯,、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等癥狀,??刹捎煤悬S芪,、三七等益氣活血的中藥進行治療,比如木丹顆粒,,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能改善微循環(huán),并對糖尿病引起的麻木疼痛有緩解作用,?!?/p>
(余霖)
編輯:趙彥
關鍵詞:糖尿病 神經病變 中藥 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