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在淘寶收保護費 揭秘比惡意差評更流氓的惡意投訴
2月7日,,阿里巴巴發(fā)文表示首次封殺“知產流氓”,,向惡意投訴黑色產業(yè)宣戰(zhàn),,對利用虛假投訴騷擾,、勒索淘寶商家的惡意知識產權代理公司發(fā)布封殺令,。
“假貨”和“侵權”是身為淘寶買家的我們最為痛恨的,,也是阿里巴巴最為頭疼的問題。因此,,阿里每年都投入上億元進行打假整治,。但是有人卻在“投訴”和“舉報”中覓得商機,建立了一條黑色的虛假投訴產業(yè)鏈,。
根據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統(tǒng)計,,2016年阿里巴巴平臺總計發(fā)現有惡意投訴行為的權利人賬戶5862個,近103萬商家和超600萬條商品鏈接遭受惡意投訴,,造成賣家損失達1.07億元,。包括NIKE等品牌權利方被惡意搶注,甚至“微信”商標證明和馬化騰簽名都被偽造,,以達到李鬼投訴李逵式的騷擾勒索,。
互聯(lián)網時代的“保護費”
這種行為,可以被看做是互聯(lián)網時代的“保護費”,。阿里將其稱做“知產流氓”,,他們的招數就是勒索知識產權“侵權費”,有些人專挑雙十一,、圣誕節(jié)等節(jié)假日期間發(fā)送惡意侵權通知,。
“知產流氓”與正常的知識產權維權不同。合法的知識產權維權,,是某一知識產權的合法持有者,,對非法使用自己品牌、商標,、設計等知識產權的個人或公司進行正當合理的投訴,,以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而一些職業(yè)的“知產流氓”,,沒有實體的買賣或企業(yè),,只有一個空殼公司。通過搶注商標,、偽造憑證,、故意虛假陳述等手段,先“占領”對某一品牌,、設計,、商標等的知識產權,進而對淘寶賣家進行品牌投訴,,達到其“敲竹杠”的目的,。為了不下架產品、不關店,不少商家就只能無奈交錢,,息事寧人,。
買家或許感觸不深,但淘寶賣家早已苦不堪言,。正所謂無利不起早,,我們來看幾個案例:
2015年10月,商家王某所賣的一款很火的“刀鋒”鞋款遭到惡意投訴被迫下架,?!爱敃r這款鞋的銷量很火,每天都能賣100多單,。因為這款鞋底鏤空較多,,因此都叫他‘刀鋒’鞋。當時覺得‘刀鋒’只是一個描述,,也沒聽說有廠商為這個詞注冊品牌,。但后來突然因為‘刀鋒’遭到了投訴?!?/p>
在王某與平臺方就投訴的情況進行溝通時,,這個福建的品牌方通過QQ突然聯(lián)系上他。在溝通中,,這個自稱姓張的品牌方聲稱得給他9000元,,才能被授權使用“刀鋒”這個詞。因為大促銷臨近,,經過幾次砍價,,商家王某將授權的價格降低到了4000元?!板X打過去了,,他們那邊也撤銷投訴,但說好給的授權書則一直也沒有,?!彪m然撤銷了“投訴”,但因為前后折騰了一個多星期,,使得王先生錯過了銷售的最佳時間,,前后損失了將近20萬元。
2016年5月,,梁某某兄弟假冒廠家注冊域名,建立虛假“官網”,,以淘寶商家盜用其“官網”圖片為由發(fā)起投訴進行敲詐,。警方統(tǒng)計,兩個月內,16省47市98名商家被敲詐1000元至30000元不等的“授權費”,。梁某某兄弟的做法,,就是搶在正當廠家之前,先注冊假“官網”,,然后投訴正當商家盜用其“官網”圖片,,截至警方破案,梁氏兄弟敲詐勒索的數額已超過100萬元,。
編輯:梁霄
關鍵詞:淘寶 保護費 惡意 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