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廖奔:談談湯顯祖與莎士比亞
編者短評:
今年是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社會各界對此有諸多相關的紀念活動,,湯莎經(jīng)典是演藝界的“寵兒”,,學術界對此也有諸多評論文章,。演講以此為學術視點,,從比較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即湯莎二人應該如何進行比較,,并亮明觀點,。接著,重點從二人生平經(jīng)歷,、時代認知,、作品地位及文化影響力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得出結論,,即從比較學出發(fā),,將劇作中那種共同關心人類情感和命運的情懷以及作品中表達的深刻的人文內涵等進行比較。
廖奔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
湯莎二人的生平經(jīng)歷
今年恰值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媒體刊發(fā)了眾多的湯莎比較文章,,其中有嚴肅的學術論文,也有膠于一端的偏執(zhí)論說,,我以為這觸及到異質文學和異質戲劇應該怎么進行比較的問題。我的觀點是:兩人不能強行比較高下,,而必須認識他們各自在自己文化里的審美價值,。
我回顧了湯莎比較史,也瀏覽了一些網(wǎng)絡文字,,發(fā)現(xiàn)對湯莎的評價各有千秋,,但多數(shù)都沒有領會比較的真諦。大家知道歐美開發(fā)的比較文學主要方法是影響研究、平行研究之類,。影響研究好理解,,前者對后者發(fā)生了什么影響,歐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對莫言的影響,,西方戲劇影響中國產(chǎn)生話劇,,西方電影、芭蕾,、歌劇落地中國后的發(fā)展等等,。平行研究則是用邏輯推理的方式對相互間沒有直接關聯(lián)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民族文學的研究,注重比較不同民族文學的主題,、題材,、文體類別、人物形象,、風格特點等文本因素,。在湯莎之間,影響不曾發(fā)生,,當然主要是平行研究,,但湯莎平行研究似乎主要是國人在做,而且更多走向價值高下的判斷,,主要就是在說湯顯祖可以與莎士比亞相比肩,。這是怎么回事呢?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生平,。
湯顯祖一生是從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然后理想破滅回歸文學創(chuàng)作。他12歲能詩,,有神童名,,14歲考中秀才,21歲中舉,。后來兩次參加中央考試,,當朝首輔張居正想讓自己的幾個兒子取中進士,為遮掩世人耳目,,打聽到海內最有名望的舉人無過于湯顯祖和沈懋學等人,,就去請他們做陪襯,聲言只要肯同宰相合作,,就許他們考中頭幾名,。沈懋學等趨炎附勢,果然中了高科,,湯顯祖拒絕招攬,,說“吾不敢從處女子失身也”,,于是名落孫山。家鄉(xiāng)撫州聽說了湯顯祖的科場義舉,,全城相迎,,稱贊他為“真正狀元”。然而眾考官都知道湯顯祖是張居正眼中釘,,致使他一直到34歲才以極低的名次中了進士,。他出任南京太常寺博士閑職七品官,管宗廟祭祀,,但卻看不慣官僚體制腐敗和權相申時行把持朝政,,憤而給皇帝上《論輔臣科臣疏》進行抨擊,被貶為海南徐聞縣典史,,一時名聞四海,。后調任浙江遂昌知縣,他減免苛政,,扶助農桑,,興教勸學,縱囚放牒,,政績斐然,,卻因壓制豪強、觸怒權貴而招致上司非議和地方勢力的反對,,48歲時憤而棄官歸里,。從此湯顯祖打消仕進之念,潛心創(chuàng)作,,一生寫出許多詩歌文章和四部戲曲作品,。湯顯祖是一位對封建社會有著多種貢獻的士大夫文人,并非僅只是一位劇作家,。
莎士比亞一生混在劇場里,,是一個戲劇藝術家。他出生于英國中部埃文河畔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父親經(jīng)營羊毛,、皮革及谷物生意,擔任過鎮(zhèn)長,。他7歲進入一個文法學校,,讀了六年書,學過拉丁語和希臘語,。因父親破產(chǎn),,未畢業(yè)就獨自謀生,當過肉店學徒,,在鄉(xiāng)村學校教過書,,還干過其他職業(yè),這使他增長了社會閱歷,。22歲到倫敦,,當時戲劇正在風行,他先在劇院當馬夫,、雜役,,后加入劇團,先做演員,,然后當導演,、編劇,后來成為劇團的股東,。他所在的劇團后來成為詹姆斯一世“國王的供奉劇團”,,他的劇本也從而蜚聲社會各界。1596年他獲得“紳士”稱號和貴族紋章,,重返家鄉(xiāng)購置房產(chǎn),,度過人生最后時光。莎士比亞一生創(chuàng)作了37部劇作,,154首十四行詩,,雖然被當時牛津、劍橋背景的“大學才子”們嘲笑為“粗俗的平民”,、“暴發(fā)戶式的烏鴉”,,卻贏得了廣大觀眾的擁護和愛戴。莎士比亞一生以戲劇為安身立命的工具,,從演出到導演再到創(chuàng)作,,進行過豐富的實踐,終生從事戲劇事業(yè),。他從戲劇中獲得自己的價值認可與榮譽,,同時也獲得生活來源和社會地位,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平民戲劇家,。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廖奔 湯顯祖 莎士比亞 比較學 學術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