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俞敏洪:將困難和失敗看作生命的養(yǎng)料
“目測臺下有不少同學都是新生,,因為你們的頭發(fā)很短,,該是剛軍訓完畢”,話沒說完,臺下學生們已經(jīng)笑成了一片,。仍是左手插褲兜,,右手拿話筒的標志性動作,,俞敏洪在輕松的氛圍中開始了他的演講,。這是他連續(xù)第十年,參與并支持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
俞敏洪
“已經(jīng)有好幾十年了,,我一直保持著6毫米到9毫米的短發(fā)。因為只用一分鐘,,頭發(fā)就能洗好,,我也不用去關(guān)注自己的發(fā)型怎么樣,這樣我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做我想做的事情,?!庇崦艉橄虼蠹以V說著自己的習慣,也傳遞著一個思想,,“如今我常想,,時間到底應(yīng)該用在什么地方,。我們的一生中有很多珍貴的東西,卻被很多無聊的東西浪費掉了,,以至于回過頭來,,感覺什么都沒做成”。
時間比什么都重要
“我把我自己的時間分成兩部分,?!庇崦艉橄?qū)W生們分享自己的時間規(guī)劃方法,“做讓自己進步的事情,,和做有意義的事情”,。
他上個月剛剛?cè)チ艘陨校ジ惺芰诉@個誕生世界文化的地方,,“我去了當?shù)貛讘羧思?,發(fā)現(xiàn)他們門后第一堵墻都是書架,每家大概都有2000多本書,。據(jù)統(tǒng)計,以色列人平均每年讀65本書,,而中國人是4.5本,,其中還有4本是教科書和課外材料,真正讀的書就是僅1本左右,?!庇崦艉楸硎荆x書習慣很重要,,自己每年會堅持讀100本書左右,,來讓自己進步。
除了讀書,,與一些有思想的朋友交往,,出去行走,去從沒去過的地方,,也是他讓自己進步的方式。
“像我這樣的,都50歲了,,還進步什么,?折騰什么?”俞敏洪用調(diào)侃的語氣說出一些人對他這些行為的看法,。在他看來,,年齡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天是怎么過的,?!吧赡荜┤欢?,但只要活著的這一天愉快,就是一個好的開端”,。
同樣讓不少人不理解的,,俞敏洪在本月初卸任了新東方CEO,都以為他會去清閑享受,,其實不然,。為年輕人做創(chuàng)業(yè)孵化、為有困難的青年學者提供幫助……他還要做很多事情,。
即將到來的10月,,俞敏洪計劃了一場自駕游。在這中間的一個重要目的地是四川涼山的一個縣,,那里的一所中學,,每年500名高中生能考上大學的僅二三十人,幾乎沒有人能考入一本院校,?!拔胰檫@所學校安裝最先進的直播設(shè)備,讓新東方最優(yōu)秀的老師為他們上課,。這些貧困地區(qū)的人唯一的出路就是考上中國的好大學,,才能回來為家鄉(xiāng)服務(wù)?!彼f,,這就是他眼中的有意義的事。
人生中沒有必要跟別人比較
“18歲進北大,,開始了我人生最痛苦的階段,。”俞敏洪以自嘲的口吻向大家講述了自己“憋屈”的過往,?!拔覐霓r(nóng)村考入城市,書基本沒讀過,,學習跟不上,,普通話說不好,體育,、文藝類活動都不會,。因為從小在江邊長大,我唯一會的運動是游泳,,卻在第一次游泳課上因為‘狗刨’姿勢而被同學們笑話”,。
俞敏洪坦言,大一,、大二是自己最郁悶的時期,,也因為郁悶,,大三得了一場重病,在醫(yī)院整整住了一年,,但他十分感謝這場病,。“住院的一年中,,我一個人想了很多,。也讓我學會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人生中沒有必要跟別人比較”。
出院后的俞敏洪,,已經(jīng)是另外一個狀態(tài),。不再與人比較的他,大學生活也變得“瀟灑”起來,?!拔以诒贝蟮谝弧⒍?,我想每門都考到八九十分,,而那之后,除了主課程,,我的標準降到了60分,。壓力是可以調(diào)節(jié)的”。
與人比較而產(chǎn)生的壓抑甚至沮喪,,其實正在不是少數(shù)的人身上上演著,俞敏洪用自己的例子,,給大家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課,。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特的,你是為你自己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活,,也靠你自己去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活,。與眾不同的生活沒有高低,沒有上下,。懂得只關(guān)心自己的成長,,而不去關(guān)注別人到底比我好還是比我差?!庇崦艉檎f,。
將困難和失敗看作生命的養(yǎng)料
通過不斷地研究,俞敏洪深刻地發(fā)現(xiàn),,一個人最重要的成長基礎(chǔ)只有兩個階段,。第一個,是兩三歲至10歲,,奠定了性格,、與人交往等基礎(chǔ),,也是由父母決定的階段;第二個,,就是18歲到30歲,,靠自己奠定基礎(chǔ)的階段。
這個階段需要做什么準備,?俞敏洪談到,,第一個就是“不與人比”的心態(tài)。第二個,,是進步和努力的心態(tài),,“人最重要的是上進心,可以快一點,,也可以慢一點,,但是要行走在路上”。
俞敏洪認為,,只要在“走”,,新的視野、新的機會和新的生活方式就會來到,?!爸灰粋€可能性才能往前走,就是你自己要想辦法進步,。而只要你想做事情,,首先一定是失去,才有成功,。所以我們最重要的是迎接失敗的心態(tài),,要把所有的困難、失敗和挫折,,都看作生命的養(yǎng)料”,。
“在這基礎(chǔ)上,失敗是土壤,,但是土壤必須要有種子才能成長,。”在俞敏洪看來,,要把自己變成成長的種子,,有了成長的種子,一切失敗,、痛苦也都會成為成功的養(yǎng)料,。
俞敏洪將自己的成就都歸源于失敗:兩次高考的失敗成就了第三次北大的金榜題名;北大的一場大病讓他對人生重新定位和重新開始,;沒能如愿到美國攻讀博士有了做新東方20多年的精彩生活……
“人在不斷地改變自己人生的方向,,世界上不會有人一輩子就定好了一個目標?!庇崦艉檎J為,,人的理想是由許許多多的小階段性目標構(gòu)建的,“我就想這三五年,,我的智商,、資源、時間能夠做什么,,應(yīng)該做什么,。這也變成了拉動我前行的力量?!?/p>
在幫助青年成長的建議中,,俞敏洪還提到要交一批好朋友,在與朋友聊天,、交往中學到不同的東西,,也收獲了人脈?!斑€要行走世界,,去了解社會。這都是30歲之前要做的”,。
“心中有陽光,,保持自動自發(fā)的生命力量。保持這樣的進步心態(tài),,保持自己對生命的某種熱情,,讓自己這顆成長的種子逐漸長成一棵別人欣賞、自己也欣賞的樹,。”俞敏洪說,。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俞敏洪 困難 失敗 生命的養(yǎng)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