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文明出游,,便不懼黑名單
對于現(xiàn)代公民來說,,文明應該成為隨身攜帶的“身份證”,,需要制度來約束,,卻無需媒體時時來提醒,。帶著文明旅行,,人人皆是風景,。
在京不文明游客被列入黑名單將會被限制參觀景區(qū),、入住酒店,、參團旅游,。9月28日,北京市旅游委和首都文明辦聯(lián)合印發(fā)《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結合首都特點,,率先出臺地方管理細則,監(jiān)管不文明游客和旅游從業(yè)人員,。
一旦被“拉黑”,,就可能進不了景區(qū)、住不了酒店,,甚至向所在單位或街道通報,,這一招夠“潑辣”的。那些再拿文明不當回事的游客,,恐怕得掂量掂量了,,如果繼續(xù)任性,將文明扔在地上,,將不得不承受出行不便,、聲譽受損的代價。十一長假迎面而來,,在這個旅游高峰期,,在京游客當約束好自己的行為。
出臺懲戒措施,,確有必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旅游不文明可謂司空見慣,,之所以長久以來難有徹底改觀,,一大原因便是缺乏約束機制。游客即使有什么不文明行為,,除了招致旁觀者的白眼,,幾乎是零成本。沒有壓力,,也沒有代價,,那些常有不文明行為的游客又怎能收斂呢,?
去年4月,國家旅游局制定的《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施行,,根據(jù)這一辦法,,省級旅游主管部門負責建立本行政區(qū)域的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如今,,北京等地已制定出相關規(guī)則,,邁出了依法約束游客不文明行為的一步,。
在表示支持的同時,,還需理清幾個問題。其一,,應準確定義旅游不文明行為,。按照國家旅游局的說法,游客不文明行為指旅游活動中因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壞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公共設施,,違反旅游目的地社會風俗,、民族生活習慣,損毀,、破壞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跡,,參與賭博、色情活動等而受到行政處罰,、法院判決承擔責任,,或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行為。換言之,,評定游客行為是否不文明,,應在這一制度框架內(nèi),不能隨意增刪,,否則就可能侵害游客的合法權益,。
其二,應建立可申訴機制,。因不文明被“拉黑”,,游客純屬咎由自取,但游客有權利申訴,,也有權向做出記錄的旅游主管部門提交異議申請,。既不縱,,也不枉,被“拉黑”的游客才能心服口服,,從而矯正自身的不文明行為,。
其三,懲戒期限必須嚴格落實,。辦法規(guī)定,,“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信息保存期限為1年至5年,實行動態(tài)管理,。設置一定的期限,,既能起到懲的作用,又可發(fā)揮戒的意義,,更有導向價值,。因此,這一點必須嚴格落實,,否則便可能涉嫌過度懲罰,。
文明,是最好的風景,,它是道德風景,,也是人文風景。對于現(xiàn)代公民來說,,文明應該成為隨身攜帶的“身份證”,,需要制度來約束,卻無需媒體時時來提醒,。帶著文明旅行,,人人皆是風景。但愿,,文明常伴,,風景常在,不讓黑名單有用武之地,。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文明出游 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