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界人物藏界人物
王有亮:守護青銅時代
4. 給國寶延年100年
修復一件青銅器,,步驟繁雜,哪一項是最難呢,?
王有亮說:“道道都難,?!?/p>
別說修了,一般人不揣著本《新華字典》都很難順暢地讀出他修復的文物名稱,。
不信,?您試試這個:
罍瓿甗不簠兕認觶識。
他扶著腰站起來,,跟屋里慢慢踱著步,,介紹青銅器修復過程:
第一步是清洗。
被送來的青銅器大多已經(jīng)殘破了,,碎片上的黏附物有沙子,、泥等等,要用超聲波設備一點點地清洗干凈,。
第二步是拼接,。
對于特征不明顯的殘片,,得耐心地給它們“找鄰居”,,看碴口、弧度,、薄厚,、銹色,,對上一個就做上記號。如果是兩件或幾件器物的碎片混在一起送來的,,那拼起來就難上加難了,。
今年年初,,青銅器修復室接了一批河南送來的青銅器。有兩件,,碎成了100多片,。王有亮打開電腦,調出類似器形的照片,,一點點兒地拼,。他說,還有比這更碎的,?!八樵右膊粫S便丟了,都是收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第三步是整形,。
殘片有變形,,沒辦法嚴絲合縫地拼接上?!皟扇甑奈锛?,質地都變了,分量明顯變輕,。有些幾乎沒有銅性了,,都礦化了,稍微一弄,,就毀。整形就怕礦化,,要先給它本體加固,。”
第四步是焊接,。
如果找到一塊就焊一塊,,那肯定偏出去了,永遠對不出一個完整的圓,。得先找到大約四分之一的殘片,,點焊,把它們暫時固定歸為一組,。四五組都湊齊了,,再點焊組裝在一起,進行微調,。磨的就是功夫,。一點點地,,不能圖快,整體形狀就差不多回歸本體了,。
第五步是補配,。
每件修復的青銅器,或多或少都有缺失,,如果是帶花紋的,,就用銅板鏨刻。如果是高浮雕的,,就得配鑄了,,用對應面翻模子,鑄造,。
最后一步是做舊,。
就是調色,把修補的痕跡藏起來,。
每一次,,一堆青銅殘片,就這么復原成一尊雄渾壯觀的古代大器,,再現(xiàn)數(shù)千年前的神采,。修復師需要付出的汗水絲毫不比鑄造一件少。累得腰酸背痛,,卻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功勞,。
值不值?
“值,!”但是說起怎么值,,王有亮憋了半天,“心里特興奮,、特舒服,、特有成就感?!?/p>
工作三十余載,,他成了青銅器修復業(yè)內有名的專家,修復過不少國之重器,。不過他跟師父一樣,,幾乎從不主動提,非得你追著問,,他才偶爾說兩句,。
“大家問得最多的,就是春秋時期的蓮鶴方壺?!蓖跤辛琳f,。這件國家一級文物,器型碩大,,高1.3米,,蓮花上站立一只仙鶴,栩栩如生,。但送來的時候,,方壺的器腹裂開不規(guī)則形狀的大口子,耳朵也掉了一個,。
焊接耳朵,、補配腹部參差不齊的口子,再往上做舊,,王有亮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救活了這件稀世珍寶?!皟汕Ф嗄暌郧?,先師們就在鑄造、雕塑,、工藝造型等方面達到如此高超的水平,。我可是懷著崇敬的心情修復的?!?/p>
一位文物專家鑒定后說,,如果不出意外,這件青銅器至少延年了一百年,,不用再修了,。
如果再追著問修了什么寶貝,王有亮擺擺手,,笑瞇瞇地不再言語,。
一尊重器,洞鑒廢興,,確實很難用言語來表述它的全部價值。
資料顯示,,中國青銅器的全盛時期,,是從殷商中后期開始。周朝建立后發(fā)布了我國最早的禁酒令《酒誥》,,規(guī)定只有祭祀時才能飲酒,,對于那些無故聚眾飲酒的人,抓起來殺掉。青銅酒器數(shù)量銳減,,器形也變得端方起來,。至今還有個成語,叫商鑒不遠,。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追求精美,青銅器上出現(xiàn)了以前沒有的豐富色彩裝飾,。
不久之后,,鐵器出現(xiàn)了,青銅時代落幕,。
但數(shù)千年來,,一輩又一輩的青銅匠人依舊用自己的手藝守護著這段民族記憶,默默傳承,。
采訪結束,,王有亮客氣地送出門。兩只貓還趴在原地,??吹浇?jīng)常喂它們的人了,呼嚕呼嚕地低聲討好著,。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王有亮 青銅時代 青銅 文保 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