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政府敢以身作則是贏得公眾信任的關鍵
媒體日前報道稱,,繼三亞市委大院向移動通信基站開放建設后,位于三亞市政府辦公大院內(nèi)的基站也順利建成,。
一座通信基站的建設落成,,原本算不上新聞,,但在不少民眾對通信基站避之不及的背景下,,這一舉動不僅值得關注,,也具有了更多的象征意義,。在建設基站,、垃圾焚燒廠等有潛在風險的項目上,,如何在理性與民意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需要很多因素,但最主要的無外乎是公眾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yǎng),、公共項目的建設管理能夠取得公眾信任,。三亞市的做法雖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卻是目前情況下的有效解決途徑,凸顯了政府解決問題的誠意,,也給了解決問題一個巧妙的推力,。
任何科技問題走出實驗室開始影響公眾生活時,它就成了復雜的社會事件,,尤其是新技術和有著潛在風險的科技問題更是如此,。由科技問題衍生而成的社會問題容易成為偏見的滋生地,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與大多數(shù)可以通過個人常識進行判斷的社會事件不同,,科技問題背后高深的理論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無異于“天方夜譚”,我們只能聽取專家,、政府等權威部門的意見,,而個別專家、政府對于這一類問題曾經(jīng)的處理方式又造成了公眾的習慣性質疑,。同時,,很多這類社會事件潛在的風險又容易讓人引起恐慌。所以,,公眾的激烈情緒也就不難理解,。
要解決這種現(xiàn)狀,最主要的是提高公眾普遍的科學素養(yǎng),,讓更多的人具備基本科學常識,,能夠做出理性判斷;最重要的是讓權威聲音真正帶有擲地有聲的權威,,不但做到信息準確,,更要全面,有選擇性解讀只會讓公眾質疑渠道的可信性,。三亞市的做法在兩方面都具有一定意義,。首先,政府的以身作則與其一直宣傳的安全理論言行合一,,提高了其可信度,;其次,這一做法能夠讓公眾回到理性,,客觀地從科技角度看待這一問題。日本,、歐美等地,,政府辦公地點周圍都可能存在類似基站、垃圾焚燒場之類的項目,,原因正是為了消除民眾的不信任,,這也說明科學素養(yǎng)雖重要,公眾理性同樣重要,而這種理性需要從信任開始,。推而廣之,,很多社會問題的解決,政府都可以率先表率,,樹立權威,。政府只要敢以身作則,來自公眾的信任必將水到渠成,。一旦具備了信任,,很多所謂的社會矛盾也就自行消散。(劉湘竹)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政府 移動通信基站 以身作則 公眾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