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她留給世界一只和平鴿
當?shù)貢r間1月25日,,80歲高齡的康妮在位于華盛頓的女性無家可歸者收容所辭世,。聽聞此消息,有人慨嘆,,也有人竊喜……
康妮在美國是一位具有高知名度卻又備受爭議的人物,。白宮的地址是賓夕法尼亞大街1600號,。自1981年以來的35年間,自稱住在“賓夕法尼亞大街1601號”的她一直在白宮對面堅守和平守夜抗議活動,。作為一直以來“居住”在5位美國總統(tǒng)近旁的“鄰居”,,康妮此舉使她獲得了“美國歷史上政治抗議最長時間者”“反核奶奶”“示威釘子戶”等稱謂,,但也有人以“愚蠢”“有病”等詞匯斥之。
這個世界其實早就疾病纏身,,久遠如皇帝身上那件從未穿上的新衣一樣,,當有人打破沉默突然喊出一句的時候,不少人對于戳破麻木的第一反應(yīng)竟是很不舒服,。
康妮本名康塞普賽昂·皮奇奧托,,從小是孤兒。早年生活的不幸令她對世界的病痛更為敏感,。將她撫養(yǎng)長大的祖母過世后,,康妮便來到紐約尋夢。然而事與愿違,,在工作,、婚姻都接連遭到打擊后,她又深陷爭奪孩子監(jiān)護權(quán)的官司之中,。不幸會將一些人壓垮,,卻也會賦予另一些人過人的勇氣。從紐約來到華盛頓,,“美國夢”的破滅也讓康妮漸漸從個人不幸中醒來,,走向了為更多人伸張正義之路。1981年,,她結(jié)識威廉·托馬斯,,并與其共同發(fā)起了白宮反核和平守夜活動。
寒來暑往30余載,,那個多由硬紙板,、塑料布搭就的小帳篷漸成華盛頓一景,也是華盛頓警方及相關(guān)機構(gòu)多年來心頭一患,。盡管遭遇了無數(shù)次騷擾,、呵斥、拆除與拘捕,,康妮仍舊沒有放棄執(zhí)著的堅守,,其影響也漸漸擴大?!?·11”事件發(fā)生后,,康妮及同伴反核、反戰(zhàn),、要和平的訴求更是呼應(yīng)了美國國內(nèi)反戰(zhàn)浪潮,,白宮旁“反戰(zhàn)守夜人”小帳篷的鏡頭屢屢在《華氏9·11》中出現(xiàn)并受到國際媒體的關(guān)注。
自2003年以來,筆者曾多次在白宮旁與康妮交談,。身材瘦小的她在飽經(jīng)風吹雨打后面色變得紫紅,、粗糙,口中牙齒幾盡脫落,,頭上戴著假發(fā),。她的身邊有一個分門別類、覆蓋各個語種的資料箱,?!澳銇碜灾袊鴨幔俊痹诘玫搅丝隙ù饛秃?,她舉起了用中文寫有“世界和平”的標語牌,。她說,她為自己的行動犧牲了許多,,經(jīng)受了許多磨難,,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望著眼前這位瘦小的女性,,再回頭望一眼不遠處的白宮,,總感到一種反諷的意味。尤其是近8年來,,入主白宮者雖然曾獲諾貝爾和平獎,,也曾倡議召開核安全峰會,主張“無核世界”,;但實際上,,在經(jīng)歷了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zhàn)爭后,,美國并非不再動武,,只不過方式更加隱蔽,。無人機和特種部隊的運用更加頻繁,,核武庫的存貨則更為高、精,、尖,。康妮所呼吁的“無核世界”與白宮所談?wù)摰摹盁o核世界”完全是兩回事,。至近者至遠,。這位白宮最近的鄰居注定不會成為前者的座上賓。
多少年來,,世界和平一直是人類社會的理想,。康妮是一位理想主義者。人們盡可以對她的訴求方式乃至整個人生進行各種各樣的解讀,,但她對世界和平的呼喚終究泛著良知的光澤,。
康妮走了,留給世界一只和平鴿,。
編輯:劉文俊
關(guān)鍵詞:康妮 收容所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