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江西“看守所買春”丑聞,真相別總靠輿論倒逼
又見“監(jiān)獄風云”。繼2015年轟動一時的黑龍江訥河監(jiān)獄“獵艷門”之后,,江西東鄉(xiāng)縣看守所也被曝光一場令人匪夷所思的丑聞,。據(jù)報道,2015年5月2日,,該看守所副所長雷榮輝在收受一條軟中華煙之后,,私自安排“失足婦女”進入看守所,供在押犯人“買春”,。
若非被舉報,,恐怕此事就此了之。丑聞縱然被曝光后,,竟也只被定性為“違紀”,,雷榮輝僅僅被免職、處以黨內(nèi)嚴重警告的處分,。就這處理結果還被捂了半年,,在知情人向媒體“二次舉報”下才曝光。
回到“看守所買春”丑聞的原點,。人們之所以震驚,,網(wǎng)民之所以憤慨,恰恰是因為,,事件的發(fā)生地點不是在別的什么地方,,而是在高墻電網(wǎng)內(nèi)——原本是為了讓人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地方,,本不該藏污納垢,、蠅營狗茍。無論是黑龍江的“獵艷門”,,還是江西的“買春事件”,,都讓高墻在聚光燈下,暴露出一些陰暗的角落,。由此,,也難免引發(fā)網(wǎng)友的口誅筆伐。
更為重要的是,,涉案的副所長雷榮輝只被簡單地以“內(nèi)部處理”輕松過關,。收受賄賂,無視制度,,為他人大開方便之門,,就應該承擔違反紀律引發(fā)的責任。有律師還認為,,從事件本身而言,,該副所長還涉嫌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是否涉及違法犯罪,該由司法部門處理,,但不管怎樣,,相關部門應該給公眾一個透明、合理,、公正的解釋,,而非簡單了事,以“違紀”處分了之,。
在被媒體曝光后,,撫州市公安局已在近日對此事啟動復查程序,,并表示,,有結果后將向社會發(fā)布消息,。在這一事件被輿論的放大鏡放大之后,官方的回應可以算及時,。查明真相,,固然是對司法尊嚴的維護。但問題在于,,為何非要等到輿論倒逼,,“一地雞毛”才想起真相?且不論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半年多,,就拿公眾質(zhì)疑的從輕處分,、對雷榮輝仍稱“同志”這兩個“次生”事件而言,相關部門為何不主動回應,?
高墻更不是法外之地,。正如法國哲學家盧梭所言:“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nèi)心里?!?/p>
“法治看守人”帶頭破壞相關法律制度,照出的正是法治的缺席,。怎樣落實好高墻內(nèi)的法治,,始終約束民警在陽光下進行執(zhí)法,讓法治的信仰深入人心,,這恐怕才是整個事件帶給我們最大的思考,。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看守所買春” 輿論倒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