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驗證是否發(fā)燒用手摸額頭?手測體溫最佳處是腹部
體溫,,男女老幼有差別,?36℃是健康警戒線
恒定的體溫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礎,,即使體溫發(fā)生細小的變化,都會引發(fā)一系列的健康問題,。而且,,體溫里蘊藏著很多奧秘,就連人體中活躍的疾病細胞,,都有自己青睞的溫度,。
體溫,男女老幼有差別
人的正常體溫為36℃~37℃(腋窩),。日本自然養(yǎng)生專家石原結實博士則提出了更精確的范圍:理想體溫是36.5℃~36.8℃,。體溫在24小時內略有波動,凌晨2~6時體溫最低,,午后1~6時最高,,波動一般不超過1℃。
恒定的體溫讓我們能夠在不同溫度的環(huán)境下生存,,但不同人群的體溫略有差異,。兒童體溫略高,可達36.8℃~37℃;嬰兒和老人的體溫較低。特別是早產兒,,由于體溫調節(jié)機制發(fā)育還不完善,,體溫易受環(huán)境影響。女性的平均體溫比男性高約0.3℃,,還會隨月經(jīng)周期而發(fā)生變動,。正常女性的基礎體溫以排卵日為分界點,呈現(xiàn)前低后高的狀態(tài),,也就是“雙相體溫”,。排卵前,孕激素少,,體溫一般為36.2℃;排卵后,,體溫急劇上升,增幅可達0.3℃~0.6℃,,使基礎體溫升至36.7℃左右,。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發(fā)現(xiàn),貧血的女性體溫較正常血色素的婦女低 0.7℃,,產熱量少13%,。
中醫(yī)更多從陽氣的角度來闡述體溫:陽氣是人體抵御外邪的能力,陽氣足則人體各項功能狀態(tài)飽滿,,陽氣虛則功能狀態(tài)低下,。陽氣不足的人體溫會偏低一點,一般在35.5~36℃之間,。陽氣與大自然息息相關,,也就是常說的天人相應,,比如冬天就要講究潛藏陽氣,,否則來年容易生病。
36℃是健康警戒線
一天中,,體溫最低的凌晨時段,,往往也是死亡高峰期,哮喘,、失眠,、抑郁癥患者的早醒,也容易發(fā)生在這個時段,。下午體溫較高,,也是身心狀況最佳的時候,以下幾種體溫奧秘與健康尤其密切,。
36℃~37℃:免疫力最強,。石原結實認為,正常的體溫意味著基礎代謝率正常,血液中充滿新鮮氧氣和養(yǎng)分,,能提升白細胞的功能,,有助于抵抗病毒、細菌的入侵,,增強免疫力,。有資料顯示,體溫下降1℃,,基礎代謝下降12%左右,,免疫力會下降30%左右。
低于36℃:身體出現(xiàn)危險信號,。體溫低于36℃時,,身體就會顫抖以產生熱能,且伴隨黑眼圈,,鼻頭,、面色、手掌發(fā)紅,,嘴唇發(fā)紫等癥狀?,F(xiàn)代女性中,由于壓力增加,、不愛鍛煉,、睡眠飲食不規(guī)律等因素,畏寒癥患者增多,。體溫下降造成血液循環(huán)不良,,白細胞不能正常工作,免疫力降低,,哮喘,、肺炎、風濕病等疾病自然會找上門來,。
低于35℃:對老人最致命,。體溫降到35℃時,被稱為低體溫癥,,患者自覺畏寒怕冷,、皮膚濕冷、四肢冰涼,、不愿起床,,走路困難,老年人和營養(yǎng)不良者最易出現(xiàn),,秋冬季發(fā)生低體溫的老人約占10%,。當老年人的體溫低于35℃超過24小時,容易出現(xiàn)心跳驟停。
體溫降低至32℃時,,寒戰(zhàn)消失并出現(xiàn)昏睡;降至28℃時會出現(xiàn)室顫,,最終可致心臟停搏;降至25℃時,患者呈昏迷,,反射消失,,瞳孔大小不等,對光反應微弱;降至20℃時,,心臟將停止跳動,。
手測體溫最佳處是腹部
體溫出現(xiàn)變化時,人們習慣用手摸摸額頭,,看自己是不是在發(fā)燒,,但其實,腹部才是手感測體溫最佳的位置,。中醫(yī)認為,,腹部是“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fā)源”,,用手一摸,,如果腹部冰涼,就說明臍下的血液循環(huán)不太好,。
要想讓體溫維持正常,,保持健康的狀態(tài),不妨試試下面幾招,。
1. 室溫維持在20℃,。廣西巴馬的年平均氣溫是20℃左右,也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崇的長壽之鄉(xiāng),。而最佳睡眠室溫也是20℃左右,,24℃以上則睡眠變淺,翻身,、蹬被子的次數(shù)增多,,室溫降到18℃以下,,人不容易深度睡眠,。
2. 洗個熱水澡。澳大利亞研究發(fā)現(xiàn),,在35℃~40℃熱水的浴缸中泡澡,,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毛孔張開,、神經(jīng)放松,,有助清潔皮膚,增強新陳代謝,消除疲勞,。
3. 經(jīng)??觳阶摺H梭w的“產熱大戶”是肌肉,,而下肢的肌肉很豐富,,經(jīng)常快走能鍛煉下肢肌肉,,讓基礎體溫升高使身體充滿活力,。建議每天步行一萬步,穿合腳的鞋子及透氣性好的衣物,。
編輯:趙彥
關鍵詞:驗證發(fā)燒方法 手測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