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請慎言國考回歸理性
11月29日下午17時,,2016年國考公共科目筆試正式落幕。據(jù)統(tǒng)計,,本次考試共有139.5萬人通過招錄機關資格審查,,近93萬人實際參加考試,,超46萬人“棄考”,??荚嚠斕?,全國有近10萬名監(jiān)考,、巡考和考務工作人員為考生提供考試服務,。(11月30日《長沙晚報》)
2016年國考落下帷幕,46萬人棄考的數(shù)字觸目驚心,,這意味著,,三個考生里面就有一個是棄考者,。對于這樣的熱門話題,各路網(wǎng)友也注意到了,。于是乎有人稱,,這是“國考降溫,回歸理性”的寫照,;還有人更進一步表示,,國考降溫是社會進步的體現(xiàn),這意味著千軍萬馬過獨木橋?qū)⒊蔀闅v史……國考回歸理性的確是公眾期待的事情,,但通過“46萬人棄考”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呢,?這仍然是存疑的。
今年棄考人數(shù)達到46萬人,,那么往年呢,?數(shù)據(jù)顯示,這并非國考第一次出現(xiàn)大規(guī)模棄考,,2012年國考,,133萬人報名,最終37萬人棄考,;2013年,,棄考人數(shù)逾38萬人;2014年度棄考人數(shù)逾40萬人,;而2015年國考棄考人數(shù)高達50余萬人,。數(shù)據(jù)雖無聲,但卻極具說服力,。從棄考比例來看,,并沒有呈現(xiàn)逐年增加的趨勢。以2016年46萬人棄考便得出“國考回歸理性”的結(jié)論,,無疑是不謹慎的,。
而且今年棄考人數(shù)不少,也有其他的客觀條件,。比如,,今年是“最嚴國考年”,《刑法修正案(九)》實施后,,規(guī)定作弊行為將最高獲刑7年,這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懾一些意圖作弊的考生,,可能會增加棄考人數(shù),,但與考生的理性無關;再比如,,國考落幕后,,網(wǎng)絡上便有不少人吐槽稱考點設置不合理,,很多在城邊邊上,不少大城市都是“堵城”,,自己稍微睡過頭就無法趕上考試了,,只好選擇棄考,這同樣與理性無關,。
46萬人棄考,,對“國考回歸理性”而言,并非由此及彼的邏輯命題,。若以此斷定國考回歸理性,,則會帶來誤解與誤讀。畢竟在這背后,,還有許多不得不考慮的外部因素,。而事實上,當46萬人棄考本身依然引發(fā)關注,,依然成為新聞便足以說明:國考降溫,,或許才剛剛起步。因為,,國考回歸理性,,最起碼關注也應該回歸理性。社會的關注,,也是民意的一種寫照,,當社會仍然不把公務員當做一個普通職業(yè),國考降溫或許還無從談起,。(龍敏飛)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慎言國考 回歸理性 國考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