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你身邊每天有1500人猝死!警惕猝死前5大征兆
猝死前有哪些征兆,?
其實,,猝死的發(fā)病征兆并不多,特別是有特異性和有價值的征兆,。也正因如此,,猝死易出現(xiàn)在年輕人身上,。年輕人大多認為自己身體素質(zhì)好,不太在意健康狀況,,有點兒難受的感覺,,通常不會立即就醫(yī),而一旦出現(xiàn)惡性病因,,往往猝不及防,。
1 警惕胸部疼痛反應
疼痛反應是猝死的發(fā)病征兆中,最易被我們抓住和感知的信號,。當感到胸部出現(xiàn)劇烈,、緊縮、壓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過氣時,,就要提高警惕。
2 警惕可能導致猝死的潛在病因
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如果工作性質(zhì)是久坐或長期站立,,血液循環(huán)不好,,當病情發(fā)作時,除了疼痛外,,若還有憋氣,、明顯的紫紺、口唇發(fā)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懷疑可能是肺栓塞。
對于主動脈夾層患者,,發(fā)病征兆是劇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時會伴有重度的血壓升高。
3 冠心病猝死率高
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心絞痛和心梗都是包括在冠心病里面的,。典型的冠心病表現(xiàn)是胸痛,一般發(fā)生在胸骨后方,,整個邊界不是很明確,,它的面積會適當大一點兒(跟手掌面積差不多),或者說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悶痛的感覺,。
心絞痛服藥后,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癥狀就會緩解,。而針扎的刺痛或者是“按著疼”的感覺往往跟心臟關(guān)系不大,。
4 惡性心律失??蓪е滦脑葱遭?/p>
發(fā)病時,沒有疼痛的感覺,,更加讓人猝不及防,。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心臟跳動突然紊亂,,導致其沒能有效地射血,,進而打斷腦供血,以致所有的器官供應被打斷,,包括心臟自身,。如果救助不及時,人馬上就會不行了,。
5 大血管堵塞來不及反應
還有一種情況是來不及感到疼痛,,大血管的根部突然一下就堵塞了,還沒來得及感到疼痛,,人就不行了,,這種情況多發(fā)生在有基礎(chǔ)病史的人群中。
40—50歲是猝死高發(fā)年齡
NBA傳奇馬龍只有60歲,,武漢胡先生只有46歲,,而迪拜酋長長子只有34歲!他們的年齡并不算很大,,其中一個是運動員一個曾多次獲國際耐力賽獎項,。為什么猝死頻頻盯上中青年人群?
專家表示,,一些綜合因素導致中年人易發(fā)心臟猝死,。心源性猝死的高發(fā)年齡是40—50歲,其中,,男性猝死風險是女性的4—5倍,,但女性在絕經(jīng)后患病風險會增加。
1 壓力過大
這在白領(lǐng),、企業(yè)家中最為常見,。工作壓力大使交感神經(jīng)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許多猝死就發(fā)生在精神過度緊張,、情緒差,、連續(xù)加班后。
2 膳食結(jié)構(gòu)不合理
特別是明星,、企業(yè)領(lǐng)導等,,他們普遍應酬多,常吃高脂、高膽固醇的食品,,大量飲酒,、吸煙,這都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會增加猝死幾率,。
3 忽視體檢
上述高危人群更容易因工作繁忙而顧不上體檢,或自以為根本不用體檢,,從而耽誤了病情,。
此外,年齡大于45歲的男性,、大于55歲的女性,,吸煙者、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有家族遺傳病史者,、肥胖者,、缺乏運動及工作緊張者,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也是猝死的最危險人群,。
預防猝死有四大法寶
雖然心源性猝死“來勢洶洶”,但仍有跡可循,。對此,幾位專家給出了防猝死的“四大法寶”:
1 “魔鬼時間”慎起居
上午6時―12時被醫(yī)學家喻為是心腦血管病的“魔鬼時間”,,70%―80%的心腦血管病猝發(fā)都在此時,。因此,鍛煉要避開這段時間,。
2 飲食清淡,,紅黃綠白黑搭配好
紅指葡萄酒,每日50―100毫升,;黃指西紅柿,、胡蘿卜,每日1小碟,;綠指青菜,,每日適量;白指燕麥粉等每日50克,;黑指黑木耳,、黑芝麻,每日5―10克。此外,,每天喝牛奶250克,,吃雞蛋每周不超過4個。
3 中老年人最好住在城區(qū)
以免發(fā)病時離大醫(yī)院遠而耽誤搶救,。有基礎(chǔ)病的中老年人則應減少出行,,盡量避免在擁擠的環(huán)境中活動。要特別注意的是,,老人單獨外出時,,身邊要帶些必備藥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以及能迅速聯(lián)系到家人的電話號碼。
4 經(jīng)常給自己減壓
“輸了健康,,贏了世界又如何,?”最近,日本神戶大學博士韓白衣推出的新書中提到了這一觀點,。對中年人來說,,尤其不要給自己過大的工作壓力。工作以外的時間,,要強迫自己完全放松下來,,抽空可以和家人去旅游。
編輯:趙彥
關(guān)鍵詞:猝死的征兆 高發(fā)年齡 預防猝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