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這種肯定市場作用的改革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為深入的
對于很長時間習慣了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而言,,2013年無疑是個充滿挑戰(zhàn)的年份,。
去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同比增長1.3%,;歐元區(qū)一季度同比下降1.2%,;日本一季度同比增長0.1%。
在這樣的世界經濟形勢下,,中國經濟的走勢也曾一度“探底”,。去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跌至7.5%,。在當時,,國內外不止一個經濟機構預測,,中國未來幾個季度的經濟增速會持續(xù)下滑,更有報告宣稱在未來3年里,,中國的季度經濟增速會降至3%,。
然而,中國經濟開始出現(xiàn)奇跡般的企穩(wěn)回升——第三季度同比增長7.8%,。
2013年10月18日,,李克強健步走進國務院第一會議室,聽取半年多來國務院出臺的促改革,、調結構措施落實情況匯報,。
一位參會者記得,在這場以總結前三季度工作為主要議題的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回憶了新一屆政府成立之初面臨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他說,面對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調控宏觀經濟有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是用短期刺激政策拉動經濟增長,,比如擴大財政赤字,增加貨幣投放,;另一種選擇則是通過推進結構調整和改革創(chuàng)新來促進經濟增長,。
李克強在會上強調,第二種選擇既利當前,,又惠長遠,,能夠保持經濟長期增長、持續(xù)健康發(fā)展,,“但需要咬緊牙關,、頂住壓力,創(chuàng)新宏觀調控思路,。我們權衡利弊,,采取了第二種選擇”。
在復雜的經濟形勢下保持定力并不容易,。近年來,,中國的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往往不到3%。但在去年的6月20日,,這一利率突然瘋漲至13.44%,。受“錢荒”傳言影響,,滬深股市出現(xiàn)暴跌,,到6月24日,滬指暴跌上百點,,路透社直接將其評價為“中國金融市場遭遇若干年來最嚴重的重挫”,。
此時,,不少機構預測,央行會習慣性地“放水”救市,。出人意料的是,,中央政府并沒有急于出手。
“在十分復雜的形勢下,,保持定力很不容易,。”在10月18日的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坦言,,“我們一方面要求人民銀行和商業(yè)銀行加強流動性管理,,保持適度的貨幣供應,另一方面并未因此放松銀根,,而是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和企業(yè)行為,使經濟增長率,、就業(yè)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讓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qū)間’。”
3天后,,李克強在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做經濟形勢報告,,再提這件往事時,他用“柴薪”比喻財政貨幣政策:“如果我們放松貨幣政策,,多發(fā)赤字,,那就像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那么有的同志可能會說,這樣做是不是不作為了,,只要站住不動就行了,?那不行,你要不動,,就像騎自行車一樣,,停在那里晃兩圈兒,沒準兒就摔下來了,。所以還得動,,要穩(wěn)中求進。”李克強形象地詮釋中央政府的政策選擇,。
路透社曾就此作出評論:中國新領導人愿意為長遠利益而忍受一時之痛,。在一個30年兩位數(shù)經濟增長已造就“增長重于一切”的國家,這無疑是一個里程碑,。
《金融時報》中文網評論稱,,作為“經濟總管”的李克強總理,,顯示出對市場經濟的深刻理解,“不搞刺激”,、“保持定力”,、“改革是最大的紅利”等言論,表現(xiàn)出他對推動政府自我革命的強大決心,。
通過觀察去年第三季度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不難發(fā)現(xiàn)一系列以結構調整為核心目標的新政陸續(xù)出臺:
7月12日,研究部署加快發(fā)展節(jié)能環(huán)保產業(yè),,促進信息消費,,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7月24日,,決定進一步公平稅負,暫免征收部分小微企業(yè)增值稅和營業(yè)稅,,研究確定促進貿易便利化推動進出口穩(wěn)定發(fā)展的措施,。
8月16日,確定深化改革加快發(fā)展養(yǎng)老服務業(yè)的任務措施,。
8月28日,,研究部署促進健康服務業(yè)發(fā)展,決定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
對于李克強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實驗,,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在《紐約時報》上發(fā)表評論稱:“這種肯定市場作用、為中小規(guī)模企業(yè)增加機會,、重新分配資本和改善消費與投資平衡的改革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為深入的,。在世界經濟正處于低迷的時候,這種改革比以往任何時候對世界經濟都更為重要,。”
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201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7%,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
“這屆政府把長遠考慮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一位經濟分析師如此評價,。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國務院 常務會議 李克強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