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知識講堂>紫砂陶藝紫砂陶藝
“清三代”青花瓷的鑒別
清代官窯青花瓷的發(fā)展與當時的政治背景,、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社會開放程度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官窯青花瓷器深受皇帝個人審美趣味和藝術鑒賞水平的影響,因此在不同時代呈現(xiàn)出了不同特點,,這也成了鑒定官窯青花瓷器的重要手段,。
首先看造型,,包括線條的收放、形狀等,,每個時期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康熙時期的造型,,硬朗挺拔,;雍正時期的造型,,秀氣柔和;乾隆時期的造型,,裝飾復雜,。總體來看,,雍正,、乾隆時期造型創(chuàng)新達幾十種,乾隆之后造型就沒有大的創(chuàng)新了,,基本延續(xù)前期的造型品種和風格,。
第二,胎釉彩,??滴鯐r期的特點是“緊皮亮釉”,釉面緊繃在胎體上,,胎很硬朗,,斷口像貝殼一樣硬,斷面像糯米糕的切面一樣細,,藍彩透徹亮麗,。雍正時期的胎最白,含雜質最少,。乾隆時期胎體潔白細膩,,瓷質堅密,胎壁比雍正青花略厚,。釉面勻凈,,多數(shù)是青白釉,少量為粉白釉,,光澤瑩潤,。
第三,紋飾,。紋飾與當時的社會習俗和皇帝的審美情趣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比如,康熙時期,,山水人物故事,、“刀馬人”較多,重在體現(xiàn)古代戰(zhàn)場上戰(zhàn)馬嘶鳴的場面,。而康熙后期社會已經(jīng)安定下來,,則有耕織圖等,雍正時期已基本沒有“刀馬人”紋飾,花卉,、花鳥頗為流行,,講究秀美,布局也更加合理,。乾隆時期紋飾復雜,,裝飾繁縟,受西洋的影響較為明顯,,比如有西方婦孺,、兒童畫等等。
第四,,款識,。官窯款多為六字、四字的,,比如“大清康熙年制”,、“乾隆年制”等。從字體上看,,康熙時期多楷書款,;雍正時期楷書、篆書并重,;乾隆時期重篆書,;嘉慶、道光時期多篆書,;咸豐時期后又開始重視楷書,。從筆畫上看,康熙時期筆畫有力,,而雍正時期則顯得工整規(guī)范,。
第五,底足特征,。比如康熙時期有一種雙圈足頗具時代特征,。而雍正時期的器足則多呈現(xiàn)滾圓、細膩,、光滑的泥鰍背特征。
編輯:張英俊
關鍵詞:時期 青花 康熙 雍正 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