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知識講堂>紫砂陶藝紫砂陶藝
青花瓷的歷史變遷與款識分類
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到了元代,,景德鎮(zhèn)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經(jīng)成熟,,這是我國制瓷史上的時代的進步,。元代以前,影青刻花的運用較為普遍,自莊重渾厚的青花出現(xiàn)以后,,影青刻花的裝飾變便漸漸退居次要地位,。
2011年香港蘇富比秋拍,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以1.68億港元高價成交,,刷新了明代瓷器拍賣世界紀錄
【歷史】
明代永樂,、宣德年間,成化年間,,嘉靖,、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以康熙朝的青花最為突出,,有瑩澈青翠、明亮靜麗的藝術效果,,因此在明清兩代,,青花瓷成為中國瓷器生產(chǎn)的主流,,備受人們喜愛,,成為帝王嬪妃,、達官貴人的必備之物,。就連歐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來炫耀自己的富有。據(jù)說15世紀的薩克森國王,,竟用4隊近衛(wèi)軍向鄰國君主換取12個青花瓷瓶,,來取悅新的王后。
新中國成立后,,景德鎮(zhèn)的青花瓷器繼承歷代優(yōu)秀傳統(tǒng),,開發(fā)了清新、明麗,、具有時代氣息的新品種,,在禮品瓷、展品瓷盒內外銷商品瓷等方面,,都獲得了顯著的成效,。不但國家機關、人民大會堂和我國駐外100多個使館選用了青花瓷器,,全國各大中城市的賓館,、飯店,甚至單位團體,、家庭等幾乎都用青花瓷器,。更值得一提的是,青花瓷器已成為我國外交禮儀上的珍貴禮品。如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1972年訪華時,,周恩來總理送給他一套名貴青花餐具,;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訪日以青花文具禮贈日本皇太子、福田首相,。
現(xiàn)代景德鎮(zhèn)青花瓷器從總體上看,,釉質白里泛青,青料發(fā)色青翠,,造型美觀大方,,裝飾有古樸典雅的藝術效果。在眾多的青花品種中,,人民瓷廠生產(chǎn)的“青花梧桐餐具”是青花瓷中的代表產(chǎn)品,。它由數(shù)十件乃至一百幾十件大小不同、器型各異的瓷器配套組成,,器型輕巧大方,,輪廓秀麗勻稱,線條工整細膩,,色彩和諧誘人,。
“梧桐”是指青花傳統(tǒng)畫的名稱,“梧桐”為呈吉祥之意,,這是根據(jù)我國民間傳說“梧桐引得鳳凰來”的美句而定的,。畫面通過點、線,、面的巧妙結合,,對江南的園林風光做了理想的描繪:近處是石橋杏仁、花鳥樹林,、樓臺亭閣,,遠處是層巒疊嶂、平波蕩舟,,如此湖光山色,,確有“白浪青峰非人間”的意境。藝人運用中國畫散點透視法,,將繁雜的景,、物、人鋪敘在一幅畫面上,,運用吊珠圖案裝飾,,中間襯以民間象征吉祥的“八寶”圖案紋樣。整個畫面構思深邃,,寓意深刻,,具有強烈的民族色彩和東方藝術風格,。優(yōu)秀畫面除“梧桐”外,還有芙蓉,、海棠,、滿蓮、敦煌,、雙龍,、錦葵、金魚等裝飾,,或豐滿嚴謹,、端莊秀麗,或揮灑自如,、詩情畫意,,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1979年人民瓷廠生產(chǎn)的青花梧桐餐具榮獲國家優(yōu)質產(chǎn)品金質獎,,1984年又榮獲法國萊比錫、捷克布爾法,、波蘭波茲南國際博覽會三枚金質獎章,。
編輯:張英俊
關鍵詞:青花 瓷器 款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