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注意!掏耳一時爽 掏耳不當危害多
你是不是難以忍受耳朵深處潛藏的耳屎?總是忍不住想要“一掏為快”,?其實,,耳屎對人有著諸多用處,頻繁掏耳或者方法不對也容易損害耳朵健康,。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一起來了解被你“誤會”的耳屎有哪些作用?掏耳朵不當有何危害,?如何正確掏耳朵,?
耳屎,又叫耵聹,,是由外耳道皮膚內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物質,。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黃色素,還含有少量水分和鉀,、鈉等元素,。
耵聹雖然影響美觀,但也有諸多益處
1. 抗菌,。耵聹含有豐富的脂肪酸,,能在耳道皮膚表面筑起一層酸性膜,使外耳道處于酸性環(huán)境下,,可起到輕度抗菌作用,,保護外耳道免受感染。
2. 保溫,、保濕,。耵聹可幫助耳道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不讓耳道內的皮膚過于干燥,。
3. 防止異物入侵,。耳道皮膚的細毛被耵聹中的油脂滋潤,可阻擋外界灰塵,、防止異物和小昆蟲侵犯鼓膜,。
4. 防噪。耵聹的存在客觀上緩沖了傳入耳中的聲波,,避免耳膜被噪音或劇烈的聲響所震傷,。
掏耳朵不當會引發(fā)哪些危害?
1. 掏耳朵不當可能會造成外耳道損傷或將耵聹推入更深的外耳道引起耳痛,、耳堵甚至聽力下降,。
2. 如用手指甲、發(fā)卡,、鑰匙,、鐵簽等掏耳朵,稍不小心可能會刺破外耳道皮膚,,導致外耳道發(fā)炎,、腫脹以及劇痛。
3. 頻繁掏耳,,可能會引起肉眼難以看見的隱性破損導致感染,。如果誘發(fā)霉菌感染,耳內會瘙癢劇烈,,讓人坐立難安,。
4. 如果掏耳時不小心刺傷耳膜,則可引起聽力下降甚至中耳炎,。
如何正確掏耳,?
1. 嚴格來講,大家最好不要自己掏耳朵。如果有耳屎分泌旺盛的癥狀,,如“耵聹栓塞”,,可2至3周清理一次。
2. 同時,,掏耳朵前應先洗凈雙手,,以免將細菌等帶入耳朵。不能用手指甲,、發(fā)卡,、挖耳匙等掏耳朵,可以將醫(yī)用消毒棉簽浸透溫開水后稍稍擠干,,放進外耳道內,,并且朝一個方向輕輕旋轉,將耳屎帶出,。
3. 此外,,不要用氧氟沙星水滴入耳朵來軟化耳屎,這可能會使成塊的耵聹變成膏狀,,堵塞外耳道,。
4. 需要注意的是,若感覺耳屎增多,,特別是游泳后耳道進水后,,感覺耳朵痛癢、聽力減退時,,千萬不要亂掏,,應及時就醫(yī)處理。
編輯:劉暢
關鍵詞:掏耳 耵聹 外耳道 耳屎 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