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呂遊:當代大學生特點與理想信念教育創(chuàng)新
作者:河南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呂遊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青年的理想信念關乎國家未來,,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fā)奮進潛力,。推動青年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首先要研究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遵循大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創(chuàng)新存在以下問題,。
理想信念教育缺乏應有的深度與溫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毙叛?、信念、信心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人,、一個集體,,乃至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強大精神動力,,就在于它有科學的理論支撐,。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馬克思主義在解決中國社會發(fā)展問題的同時,也關照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既要有理有據(jù),,也要直抵人心。
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當前,,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內容上存在的空泛化問題,從概念到概念,、從大綱到大綱,、從教材到教材的坐而論道或遠離實際生活的教學案例,僵化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信仰,、信念、信心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過程中為大學生釋疑解惑,,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既要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偉大實踐,,也關注大學生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實現(xiàn),,既要抓住大學生的眼球,也要真實可信,。
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單一,,脫離大學生生活實際。新時代大學生自帶網絡基因,,網絡化生存是青年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特征,。在“信息找人”的全媒體時代,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與網絡信息技術密切相關,,貼近新時代大學生的網絡化教學方法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是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創(chuàng)新的必然要求,。
針對新時代大學生特點,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創(chuàng)新,。
以科學的理論找準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著力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教學“要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的統(tǒng)一,,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當前,,要全面深入地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深入闡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以邏輯和理性的力量說服人,。同時,也要堅持群眾史觀和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關照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在滿足人的需求中溫暖人,。
以鮮活的內容激活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興奮點,。習近平總書記用“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鈣”“總開關”等比喻來強調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為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創(chuàng)新指明了方向。理想信念教育創(chuàng)新要以鮮活的語言,,貼近新時代大學生生活實際,,抓住大學生眼球的、真實可信的案例對教材語言進行再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使理想信念教育內容鮮活起來,,以鮮活的內容激活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興奮點。
以有效的方法瞄準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興趣點,。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要不斷適應媒體融合發(fā)展下輿論生態(tài),、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的深刻變革,,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針對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單一的“痛點”精準施策。新時代大學生的網絡學習和生活具有多樣性,、多變性,,應當推動理想信念教育與新媒體技術高度融合,發(fā)揮傳統(tǒng)媒體在理想信念教育上的優(yōu)勢,,在全面把握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關注點,、興趣點上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創(chuàng)新。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信念 大學生 理想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