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yī)...這一年幸福滿滿
這一年,,我們幸福滿滿(2019年終特別策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要發(fā)揮政府作用?;?,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做好關鍵時點、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近年來,,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7個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今天,,我們記述7個普通人的年度故事,聽他們說說這一年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編 者
幼有所育
孩子邁過入園坎
本報記者 王昊男
一夜的雪,,遠山已白,。就坡而修的水泥路盡頭,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在早上7點半準時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一座嶄新的三層小樓,,描著色彩帶著溫度,。望著它,28歲的張佳虹很是心安,,“因為‘桃子’說,,她喜歡這個幼兒園?!?/p>
回想一年前,,女兒“桃子”剛滿兩歲,張佳虹還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里,。但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張佳虹犯愁了。
“入園難,入好園更難,?!痹谶@個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西北部,名為“溫泉”的京郊小鎮(zhèn),,學前教育曾經是一道邁不過去的坎,。
變化來得很快。2018年3月,,海淀區(qū)委區(qū)政府審議通過了《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以破解“入園難”,擴增普惠性學前學位為中心任務,。溫泉鎮(zhèn)由此獲益,。
“這個地方原是個舊的印刷廠,鎮(zhèn)里出地又出錢,,蓋起了這座三層樓,,2018年12月開的園?!北本┦泻5韰^(qū)立新幼兒園溫泉分園院長歷春香介紹,,新園由區(qū)教委委托承辦,優(yōu)先滿足溫泉鎮(zhèn)7個自然村的孩子,?!啊易印褪堑谝慌雸@的孩子?!?/p>
繪畫室,、圖書室、干凈整潔的專用廚房……各種設施和活動場所,,園內一應俱全,。“現(xiàn)在開了9個班,,在園兒童260名,。”歷春香說,,“計劃是18個班,,會逐步擴大?!?/p>
2019年海淀區(qū)教委通過公開招聘,、社會招聘、外區(qū)調入,、本區(qū)調整等多渠道引進幼教老師,,并從品德,、學歷、職稱,、專業(yè),、能力綜合把關。
“入園后,,孩子變化很大,現(xiàn)在每次洗完手,,她都要說‘謝謝小水滴’,。”張佳虹說,,“孩子說這些都是老師教的,,讓他們從小就要懂得感恩?!?/p>
學有所教
村小一年一個樣
本報記者 孫 超
登云寨,,村如其名,是距離湖南省瀘溪縣城最遠,,海拔也最高的地方,。合水鎮(zhèn)踏虎學區(qū)登云寨教學點,是瀘溪縣138所農村教學點,、54個“一人?!敝械囊粋€。
53歲的楊文清是這里唯一的老師,。2019年是她在這個教學點的第十個年頭,。上課時,她在兩個教室里來回穿梭,。下課時,,她是安全員。中午,,她看著孩子們吃好飯,,睡好覺。一個人從早上9點管到下午4點半,,一刻不得歇,。
如今,楊文清已經獲評副高職稱,。這樣高職稱的小學老師,,全縣也不多。她說,,縣里把每年80%的職稱評定,、評先評優(yōu)指標分配到農村學校,。2017年全縣有兩個職稱名額,報上去的4個人,,全都是和她一樣的鄉(xiāng)村教師,。
算算2019年的工資,楊文清非常滿意,。在瀘溪縣,,越是偏遠地區(qū)的教師,收入也越高,。過去村小教師待遇低,,被迫一手扛鋤頭種田、一手拿粉筆教課的現(xiàn)象,,在縣里再也不存在了,。除了基本工資每月5700多元外,像她這樣在教學點任教的村小教師,,每月還有1400元補助,。除此之外,班主任每月補助300元,,交通補貼每年1000元,。績效獎勵參照當?shù)毓珓諉T標準……“2019年如果考核合格,,我能拿到手的總收入,,應該有10萬左右,比城里同樣教齡的老師還高不少,?!?/p>
2019年,登云寨教學點翻修了圍墻,,排除了廁所的安全隱患,,新修了大門口的水泥臺階。登云寨的辦學硬件,,一年更比一年好,。
病有所醫(yī)
醫(yī)院服務送上門
本報記者 徐 靖
“吳大叔,您父親這陣子恢復得不錯,,天氣好的時候,,可以讓老爺子曬曬太陽……”近日,在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qū)新城社區(qū)吳其再的家中,,前來巡診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全科醫(yī)師王士軍,,一邊給臥病在床的老人更換導尿管,一邊叮囑站在一旁的吳其再,。
吳其再的父親張元水今年95歲,,中風多年且有冠心病史,,兩個月前又患上急性尿潴留,雖然病發(fā)第一時間去了醫(yī)院救治,,但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長期臥床不起,。既要料理家務,,又要照顧年邁的老父親,家里的重擔一下子全部壓給了吳其再兩口子,。
“之前還能應付過來,,但自從父親臥床后,身邊離不了人,,多少讓我們有些措手不及。家里經濟吃不消不說,,每次去醫(yī)院更換導尿管,,是最頭疼的事情?!币坏礁鼡Q導尿管的時候,,吳其再就要大費周折,先是喊上救護車,,然后到醫(yī)院排隊掛號,,等候就診,一趟下來往往就是大半天,。好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有了“家庭病床”服務,。
他說的“家庭病床”,是鏡湖新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在家庭簽約醫(yī)生的基礎上,,把醫(yī)療服務延伸至患者家中的一個新探索,,為的就是讓患者在家中能夠享受和醫(yī)院同樣的醫(yī)療。有個什么小病小情的,,直接打電話給社區(qū)服務中心的主治醫(yī)生,,幾分鐘就能上門。而且,,以前如果去醫(yī)院更換導尿管,,加上救護車的費用,一次下來少則幾百元,;而“家庭病床”服務,,包括材料費和上門費在內,一共也就70元,,巡診費還全免,。
“自從‘家庭病床’服務來到家里以后,,是省時省力又省錢?!眳瞧湓僬f,,“家庭病床”可以實實在在解決社區(qū)居民的部分就醫(yī)需求,把病床“搬進”了家里,,也暖到了心里,。
住有所居
老付縣城安新家
本報記者 程 煥
付相能一覺睡到了7點。不慌不忙起床,,老付幫孫女洗完臉,、梳好頭,帶她吃碗羊肉粉,,8點前準時送到幼兒園,。能這樣從容,只因半年前搬了新家,,沒幾步便是幼兒園,。
“就沖這一點,這里要比老家好,?!比ツ辏瑢O女開始上學,,老付天不亮就出門,,把孩子背到15公里外的鎮(zhèn)上幼兒園,回家匆匆吃個午飯,,就得去接孫女了,。每天徒步往返要花費12小時,老付只堅持了半個月,?!芭懿粍恿耍缓迷阪?zhèn)上租間民房歇腳,?!?/p>
貴州習水縣桃林鎮(zhèn)興隆村是一個坐落在山中的貧困村,老付在那里生活了53年,。
“房子比我小不了幾歲,,每間屋也就夠塞下張床?!痹诶夏痉坷锼妥吡烁改负推拮?,老付獨自把3個兒女拉扯大。木板墻得用牛皮紙糊住裂縫,,青瓦屋頂年久失修,,風雨稍猛烈點,,房子就招架不住。
兒子在外打工時談的對象,,回來過了兩個春節(jié)后,,扔下兩歲的孩子就走了。
老付心疼孫女,,而房子問題令他憂心:刮風怕頂上掉瓦片,,下雨怕床上長霉菌?!昂⒆右惶焯扉L大,,上個學太折磨人,只怨我們住在了大山里,?!?/p>
“幸福來得太突然,我做夢都在笑,?!?019年6月18日,是老付永生難忘的日子,??h里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將他家納入搬遷對象,,老付一家在縣城分到了一套新房,80平方米,,三室一廳帶廚衛(wèi),。
“做飯用燃氣,洗澡有熱水,,刮風下雨都不影響,,住樓房就是舒適?!弊钭尷细缎牢康氖?,幼兒園、小學,、中學就在周邊,,孫女再也不用為上學遭罪了。
到縣城安家后不久,,兒媳婦過來住了一段時間,,兒子和她在談復合的事?!昂⒆有枰粋€媽,,有房有家才叫圓滿,。”老付期盼著一家人早日團圓,。
勞有所得
工廠開到家門口
本報記者 蔣云龍
住進公租房的高興勁兒還沒過,,犯愁的事兒又涌上了孫利的心頭。
孫利住的,,是重慶最大的公租房社區(qū)之一——九龍坡區(qū)華巖鎮(zhèn)民安華福社區(qū),。“公租房小區(qū)離我過去上班的地方比較遠,。我總得5點半就起床去趕公交車,,回家得晚上七八點了??墒?,現(xiàn)在孩子上學了,像以前那樣上班太費勁,,根本沒時間接送孩子,。”她的愁,,許多“寶媽”鄰居也都有感受,。她們想找一個“不耽誤接送孩子”的活兒,但對一沒文化二沒技能的她們來說,,這樣的工作,,不好找。
“有人開玩笑說,,要是社區(qū)里有工廠就好了,。我們聽了覺得有道理,這個可以有,?!鄙鐓^(qū)工作人員李焱說。為此,,社區(qū)干部們到附近企業(yè)上門拜訪,,和4家生產過程無污染無噪音的企業(yè)簽了約。社區(qū)給場地,,企業(yè)供原料,,“寶媽”們經過培訓后靈活上班,按件計酬,。
孫利不愁了,,早上把孩子送到學校,再到社區(qū)的“巧手夢工坊”上班。家里有急事隨時能回去,。下午4點多,,孩子放學了找過來,兩人一起回家,?!凹饶茴櫦矣帜軖赍X,旺季一個月也掙過4000多塊錢,?!睂O利挺滿意。在“巧手夢工坊”里,,300多名“寶媽”實現(xiàn)家門口就業(yè),,月增收1000元—5000元不等。與此同時,,社區(qū)還騰挪了1000平方米,,建了條自主創(chuàng)業(yè)一條街,名叫“創(chuàng)業(yè)苗圃”,。
“‘巧手夢工坊’解決居家就業(yè)問題,,‘創(chuàng)業(yè)苗圃’解決居家創(chuàng)業(yè)問題,我們還推出了‘就業(yè)超市’,,為所有居民提供就近工作的崗位,,幫助了2000多人就業(yè)?!鄙鐓^(qū)黨委書記周培全說,。
老有所養(yǎng)
老年公寓助康復
本報記者 葉傳增
云南昆明市官渡區(qū)的柏壽老年公寓六甲康養(yǎng)中心,李淑英正和護工玩接球游戲,?!?3,、34,、35……”她邊玩邊給自己計數(shù)。
“李奶奶可是這里的‘運動健將’,,一口氣能接50個呢,!”護工嚴梅芳接過李淑英拋回的球,向她比了個大拇指,。
李淑英面色紅潤,,這位眉目慈祥、干凈利落的老人,,已有96歲高齡了,。2018年年初,李淑英上廁所時不慎滑倒,致左肩骨折,。住院治療期間,,她并發(fā)肺部感染,多次住進ICU,?!安∥Mㄖ獣铝藘纱巍,!比畠簭埩顣熖寡?,家里甚至做了最壞的打算。
術后,,李淑英的病情趨于穩(wěn)定,,但后期的康復治療工作依然繁重。李淑英膝下有5個子女,,之前輪流在各家住,。“每次搬家,,老人受罪,,家人受累?!睆埩顣熜置蒙塘亢笳J為,,醫(yī)養(yǎng)結合的養(yǎng)老公寓最適合李淑英的身體情況。
2018年5月,,李淑英住進了柏壽老年公寓六甲康養(yǎng)中心,。康養(yǎng)中心配有專業(yè)的醫(yī)生,、康復師和護理員團隊,,集“醫(yī)、康,、養(yǎng)”于一體,。負責人于海介紹,該中心住了40個老人,,平均年齡82歲,。
“四肢沒力氣,吞咽功能差,,喝水都會嗆到,,精神狀態(tài)很差?!笨祻蛶熇疃穼Τ跻娎钍缬⒌那榫坝洃洩q新,。李冬梅先對她做四肢的肌力訓練,有一定恢復后,再攙扶著做站立訓練,。這期間,,護工對李淑英精心照料,每天都要給她換床單,、被罩,,保持整潔。
經過近一年的康復,,今年5月,,李淑英可以扶著助行架獨立行走?!拔覌尙F(xiàn)在不但身體好,,精神也足!”張令暉說,。
李淑英喜歡唱歌,,現(xiàn)場為大家唱了一段《洪湖水浪打浪》。她歌聲洪亮,,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弱有所扶
小信姑娘心里甜
本報記者 畢京津
河南駐馬店市經濟開發(fā)區(qū)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yǎng)中心的信婭娟,身患嚴重類風濕,,被定為一級殘疾,。2018年4月她剛來托養(yǎng)中心時,腳步趔趄,,雙腿發(fā)軟,,經常被門檻絆倒。療養(yǎng)大半年,,走得實了,,門檻抬腳也能跨過去,可是心中的坎還擋著她,。
信婭娟29歲了,,心里也渴望成個家,但因為自己身體有殘疾,,擔心給對方添拖累,,一直沒有邁出找對象這一步,。信婭娟在托養(yǎng)中心陪殘疾老人下棋,,教智力殘疾兒童作畫,她對待大家真誠而盡心,,區(qū)殘聯(lián)理事長胡軍把她當女兒看,。
非得幫她邁過心里這道坎,胡軍想。2018底,,胡軍推薦信婭娟代表河南省參加了一次全國性的殘疾人專職委員知識比賽,。信婭娟認識了左臂截肢卻積極幫助社區(qū)殘疾人的室友“特姐”、坐著輪椅暢游全國的王姑娘等積極向上的殘疾朋友,,她的心里豁然開朗,,“原來生活也能這樣多姿多彩!”
拿了三等獎回來的她對生活更有信心,,也敢于走出去,,逛逛外面的大世界。
看到好閨女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胡軍樂在心里,,不斷鼓勵信婭娟,也熱心牽線搭橋,。2019年4月,,胡軍托朋友介紹了做倉庫管理員的帥小伙呂帥。打聽到地方的呂帥直接找上門,,倆人就在托養(yǎng)中心旁邊的小飯店見了面,。“大不了你坐了輪椅,,我推著你想上哪上哪嘛,!”呂帥對她的殘疾并不在意。兩個人很來電,。幾個月之后,,他們舉辦了婚禮。
談起2019年的變化,,信婭娟說:“想不到自己能結婚,!感謝胡理事長,感謝托養(yǎng)中心的所有人,,是他們幫我邁過了人生的坎,。”她表示要繼續(xù)在這里服務下去,。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幼有所育 學有所教 病有所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