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臺灣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上路 學者直批“教育臺獨”貽害無窮
新華社臺北8月30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上路。多位臺灣學者批評,,新歷史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本質上是“去中國化”,、搞“教育臺獨”,,對臺灣貽害無窮。
當日,,針對新歷史教科書暴露的種種問題,,多位臺灣學者及高中歷史教師等在臺北召開記者會。
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指出,,新歷史教科書存在諸多問題,,根本上是在搞“教育臺獨”:包括“去中國化”,,用“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地位,甚至以血源DNA否定兩岸同胞的關系,;文化上以所謂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為主流的歷史事實,;直接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宣言》等。
吳昆財說,,一本教科書約有10年版權,,每年有20萬臺灣學生使用,10年就是200萬,,加上外溢效果,,估計全臺灣有400萬人受到這種“去中國化”的歷史課本影響。他呼吁所有熱愛中華文化的人一起面對這一嚴峻問題,。
“中華文化是臺灣的核心價值,、重中之重。去掉中華文化,、中國歷史,,就是把臺灣文化、歷史,、價值體系刨根挖底,。”吳昆財說,,“我們堅決反對這個‘去中國化’的歷史教科書,?!?/p>
臺灣師范大學東亞系退休教授潘朝陽說,,中華文化是臺灣文化的核心,而新課綱下的歷史教科書,,以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必然導致臺灣文化失去中心和靈魂,“臺灣人將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
從事歷史教育30多年的世新大學教授程玉鳳說,,新歷史教科書篡改歷史,否認中華文化主流核心地位,?!叭欢瑥墓?jié)慶,、飲食到宗教,,臺灣文化可能與中華文化切割嗎?中華文化可能從臺灣文化中剔除嗎,?”
臺中二中教師伍少俠則認為,,新歷史教科書表面上提倡多元思辨,,實質上是以多元之名行教條之實,污蔑,、扭曲歷史,,向學生灌輸“臺獨”理念,為政治目的服務,。
2018年,,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通過12年義務教育新高中歷史課綱。新課綱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架構下且被大幅壓縮,,“去中國化”色彩明顯,,遭到島內輿論持續(xù)批評。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歷史 臺灣 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