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原本最后古韻的臺灣要對文言文下手,,龍應臺怒,!
【環(huán)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就在新課綱調(diào)整引發(fā)爭議之際,,島內(nèi)又傳出高中新課綱中,,文言文比例將大幅降低,,并可能裁掉若干歷代名家的經(jīng)典之作,,而將日本人寫的文言文變成必修,。不少島內(nèi)輿論擔心此舉將造成“國文浩劫”,,敦促臺灣當局處理課綱問題,,否則兩岸將沒有復談機會之窗,。
“12年國教課綱”普通高中小組20日在“課審大會”提案,高中國文科文言文比例由原先的45%至55%降到30%,,必讀古文從20篇降為10或15篇,。據(jù)臺灣《中國時報》21日報道,普通高中小組還將各界推薦的54篇古文,,于4日至14日放在網(wǎng)上讓“鄉(xiāng)民”票選,,不過連媒體都不知道信息,過程完全“黑箱”,。票選結(jié)束后,,總共571人投票,高中國文老師只占兩成,,大學生和高中生卻占近四成,,其他為社會人士。
在得票最高的10篇古文中,,只有4篇是之前“國語文領(lǐng)綱小組”的選文,,包括《桃花源記》《赤壁賦》《鴻門宴》和《岳陽樓記》,,其他6篇都是新增、與臺灣相關(guān)的文言文,,更有在臺灣出生的日本人所寫的文言文,。中央日報網(wǎng)絡報稱,許多國文老師從來沒看過,,內(nèi)容也不甚高明,,其獲選的唯一因素,就是內(nèi)容與臺灣有關(guān),。其中像蔣渭水的《送王君入監(jiān)獄序》講到嫖妓,,《大甲婦》則有“土番蠢爾本無知”等歧視原住民的話語。一些高中老師擔心,,用這種教材教育下一代,,“國文浩劫時代來到”。
一些參與審議課綱的學生對此“振振有詞”,?!罢n程審議委員會審議大會”學生代表蕭竹均稱,過去古文比例過重,,許多學生早已被消磨光意志,。“課審大會”普高中分組委員,、靜宜大學學生林致宇稱,,過去太多歌頌唐宋古文八大家,都是在“造神”,,文章傳遞的思想并非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更有可能傳遞封建、保守,、古板的思想,,相反臺灣有很多文言文,且貼近這片土地,,“臺灣文學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影響,,遠大于唐宋八大家”。
臺教育部門擬大減文言文的做法遭到痛批,。前“文化部長”龍應臺稱,,文言文不代表中國八股,它是漢語的淬煉藝術(shù);“教育部”選擇用網(wǎng)絡投票來決定教什么,、育什么,,“不但是廉價媚俗,更是對責任的蔑視”?!霸谖已壑?,后者要比前者重大好幾倍,所有關(guān)心下一代,、臺灣未來的人,,都應該高度戒備,密切關(guān)注”,。臺師大國文系教授徐國能說,,近年日、韓,、中國大陸甚至越南,,都急著把中國古典文獻和文言文轉(zhuǎn)化成自己的文創(chuàng)資產(chǎn),“我們卻連這個都不留給下一代,,難道要讓中文經(jīng)典未來都變成日本,、韓國的嗎?”“中華語文教育促進會”理事長段心儀也說,,在大陸國中就教《桃花源記》,,臺灣則是高中才教,臺灣古文閱讀已經(jīng)輸給大陸兩年,,如今大陸各省都加重國學分量,,不僅小學就要求閱讀詩詞,中學也大幅增加文言文比例,,反觀臺灣卻反其道而行之,。《聯(lián)合報》21日的報道特別提到,,大陸此次教科書改革最明顯的變化是,,增加傳統(tǒng)文化的篇章,。
《中國時報》21日質(zhì)問道,,普通高中分組在網(wǎng)絡票選高中國文科的選文,讓人懷疑“鄉(xiāng)民意見可以凌駕專家意見”,,加上整個過程“黑箱”,,“教育部不及時阻止,導致此爭議在社會發(fā)酵,,這種不具立場的教育部,,到底為何存在?”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說,,唐宋八大家是不是中文文學“神”級人物是一回事,,但有一語卻不得不說:正因心中先有妖孽,才會想要毀神與造神。文章稱,,林致宇批評八大家文章傳遞的思想有可能封建,、保守、古板,,以蘇洵,、蘇軾、蘇轍父子為例,,他們在政治上大抵為北宋非主流派,,不時被貶被抑,最精彩的作品也多半出于不得志之時,,“而今,,造神、封建,、保守,、古板的大帽子就此扣上,多么廉價的指控呀”,。林致宇如果不健忘,,應該記得在“反課綱運動”時,他曾指“被迫成為慰安婦”的“被迫”是硬加上去的,,結(jié)果引發(fā)外界批評,,以至他在臉書公開致歉,承認自己“功課做得不足”,,“如果林致宇能更精進對中文詞語的理解,,又豈會犯此錯誤?”
中央日報網(wǎng)絡報21日評論稱,,大陸學生接受文言文的教育,,非但時間比較長,內(nèi)容也很豐富,,借由古文詩詞的熏陶,,不僅有助于他們的語文表達和思辨能力,也加深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相反,,臺灣學生接觸文言文越來越少,不僅語文程度越來越差,,對于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與中華民族的歸屬感,,當然也就越來越薄弱,“這固然是這個世代的不幸,,卻正是民進黨全力以赴的目標,,言之至此,,令人怎能不痛心疾首!”《旺報》21日還說,在兩岸一團迷霧中,,國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到訪,,讓兩岸關(guān)系透進些許微光,但擺在蔡當局眼前仍是挑戰(zhàn)重重,,民進黨若真心誠意想改善兩岸僵局,,就應立即拆除歷史課綱“去中國化”這顆不定時炸彈,“說一套卻又做一套的兩岸政策,,北京不會埋單”,。
編輯:薛曉鈺
關(guān)鍵詞:臺灣 文言文 龍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