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世界慰安婦紀念日:臨終枕邊,,她們?nèi)栽诘饶锹暤狼?/span>
人進大門呵呵笑,,我進大門眼淚流
天上落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憂愁自己解,,自流眼淚自抹干
——“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三十二》片尾曲《九重山》,。
中新網(wǎng)8月14日電(卞磊)二戰(zhàn)期間,,日軍強征“慰安婦”,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恥辱的一筆,;硝煙散去80多載,,老病相催的幸存者們,仍未等來日本政府的道歉,。
在8月14日第七個世界“慰安婦”紀念日之際,,讓我們駐足聽一聽她們的故事,讓世人見證并記憶,。
“噩夢開始于此,。”
“她有很樂觀的一種心境,,愛美會唱山歌,,她是瑤族人?!痹谥袊拔堪矉D”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眼里,,廣西省荔浦縣的韋紹蘭是“慰安婦”制度中國受害者群體中,讓他印象深刻的老人之一,“盡管經(jīng)歷坎坷,,但是非常達觀”,。
在1944年冬天,24歲的韋紹蘭被日軍抓走,,并被關(guān)在馬嶺鎮(zhèn)的“慰安所”,。她在“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三十二》中說,噩夢開始于此,。之后,,慰安婦成為了她另一個身份,一生最恥辱的身份,。3個月后,,飽受摧殘的她偷偷逃回家,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懷有身孕,,之后就生下了兒子羅善學,。
自此,苦難就成了兩個人的代名詞,。因外人的偏見,,兒子羅善學至今未婚。
但是,,老人總是用她燦爛的笑容感染著周圍的人。在蘇智良看來,,韋紹蘭那句“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都要留出命來看”,感動了無數(shù)人,,是最樸素,、卻最有力量的語言。
2010年12月,,韋紹蘭與兒子羅善學一起赴日控訴,,母子二人相繼在東京,、京都等參加了多場“受害者證言集合”活動。但自1995年中國原“慰安婦”對日索賠拉開序幕迄今,,所有案件都以敗訴告終,。
“我們經(jīng)常挨打,受到威脅,,被刀子割傷,。”
被抓走的時候,,家住朝鮮半島的李浩善才14歲,。“就在大街上,,一些男人抓起女孩子的胳膊,,就拖進汽車里”,,李浩善回憶稱,,然后她們就被送往“慰安所”,成了所謂的“慰安婦”,。
“慰安婦”是日語中的特有名詞,,在日語辭典中的解釋為“慰安戰(zhàn)地官兵的女性”。但顯然,,這一帶有欺騙性的解釋,,無法概括日軍對被占區(qū)女性的丑惡罪行。
“我們經(jīng)常挨打,,受到威脅,,被刀子割傷?!薄昂芏嗯⒆佣荚噲D自殺,,她們在水中自溺或者上吊身亡?!崩詈粕品Q,,自己也曾想尋死,但最終退縮了,。
被炸死,、病死、難產(chǎn)死,、過勞死,、打死、自殺死……在“慰安所”隨戰(zhàn)事不斷轉(zhuǎn)移過程中,,死亡的女性不計其數(shù),。有超三分之二的人,,沒等到戰(zhàn)爭的結(jié)束就已殞命。
編輯:周佳佳
關(guān)鍵詞:世界慰安婦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