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千年敦煌“活”起來
復制洞窟內景
敦煌壁畫(局部)
敦煌壁畫(局部)
張騫出使西域圖 莫高窟第323窟
都督夫人禮佛圖(復原臨?。?莫高窟第130窟
【絲路畫語】
當我們談論敦煌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濃縮1650年,跨越3100公里,,正在上海寶龍美術館展出的“覺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邀觀眾步入“瀚海沙漠”和“洞窟”中,,共赴一場瑰麗恢宏的敦煌藝術盛宴,。
公元366年,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苦行僧樂僔云游至敦煌,,突見鳴沙山金光萬道,。圣地奇景令樂僔頓悟,就此結茅,,在大泉河谷鑿下莫高第一個洞窟,。自此,一個中國文化圣地開啟了長達1650多年的興起,、廢棄,、重生的跌宕命運。
此次展覽由敦煌研究院精心挑選200余件敦煌藝術精華,,古老文明與現(xiàn)代科技的碰撞,,讓凈土世界“活”起來。
現(xiàn)場構建了3000平米黃沙實景,,空運來的逾萬株沙地植物點綴其間,。步入此境,張騫的勇氣,,班超的決絕,,漢武帝列四郡、據(jù)兩關的雄才,,唐太宗置安西都護與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軍鎮(zhèn)的大略,,法顯和玄奘度瀚海越蔥嶺西行求法的九死一生,高仙芝的義無反顧,,張議潮的沉勇孤忠……仿佛在時空的疊加中一齊涌來,。
展覽在“覺色敦煌”主題下,包含“時光”“如是”“世相”“人心”四大展區(qū),,從敦煌洞窟的建造歷史,、宗教內涵,、社會文化、生活形態(tài)四個角度帶領人們領略敦煌之美,。壁畫,、彩塑、經(jīng)書,、洞窟,,展品體系完整、內容豐富,。首次系統(tǒng)展出的敦煌供養(yǎng)人系列與《放妻書》等26部敦煌遺書復制品,,令觀者駐足。
首次結合高精度復制洞窟與多媒體投影技術的創(chuàng)意展陳形式,,打破了以往敦煌壁畫靜態(tài)展覽的常規(guī),,觀者仿佛回到敦煌——走入“時光”,與供養(yǎng)人對話洞窟建造史,;感悟“如是”,,在壁畫彩塑中領悟佛學智慧;品味“世相”,,觸摸敦煌建筑,、服飾、妝容,、歌舞,;解讀“人心”,從敦煌遺書中還原古人的世俗生活細節(jié)片段,。
莫高窟最大的壁畫——《五臺山圖》,,高達3米、長達13米的巨幅畫卷“活”了起來,。徜徉于1∶1高精度仿制的敦煌洞窟中,,可以近距離細品精美絕倫的石窟壁畫,更可以走出窟外欣賞斑斕多彩的沉浸式投影,。
策展人涂宇慶介紹,此次展覽開創(chuàng)“鏡頭式策展”新思路,,以電影鏡頭語言設計觀展路線,,為觀眾帶來“一鏡到底”式的觀展體驗,在展示敦煌藝術文化的同時,,也將大展本身打造為“藝術品”,。
“我們只是展開這一幅畫卷,讓你看見敦煌,?!痹谕坑顟c眼中,,看見敦煌,也就看見了中國,,看見了我們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文化,。今天,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實施,,敦煌勢必將再次成為東西方文明交匯,、互鑒的重要樞紐,重現(xiàn)昔日榮光,。
(本報記者 顏維琦)
編輯:楊嵐
關鍵詞:敦煌 洞窟 起來 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