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四種不適,肚臍敷藥
臍是胎兒出生后臍帶被切斷后形成的疤痕組織,。胎兒時期,,臍連接著臍帶和胎盤,為胎兒供給營養(yǎng)物質(zhì),。臍療是指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通過對臍中(即“神闕穴”)施行艾灸、穴位貼敷,、拔罐等治療手段,,以達到疏通氣血、調(diào)節(jié)陰陽,、治療疾病的目的,。
臍療歷史悠久,相傳殷商時期已有臍療養(yǎng)生的應用,,如“太乙真人熏臍法”,,用到的藥物包括乳香、沒藥,、附子,、肉桂、小茴香,、丁香等,,把它們研成細末,隔姜灸臍,,用于防治多種慢性疾病,。1973年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也有“肚臍填藥、敷藥,、涂藥及角灸臍法”等關(guān)于臍療的記載,。
臍療之所以有如此療效,與臍的特殊解剖結(jié)構(gòu)有密切的關(guān)系,?!峨y經(jīng)·六十六難》指出,“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jīng)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因此,,臍療法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可用于內(nèi)、外,、婦,、兒等眾多疾病的治療。
臍療屬于中醫(yī)外治法范疇,,除了艾灸、拔罐等方法外,,還可以將藥物制成各類劑型,,直接外敷臍部,都能夠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F(xiàn)代研究證實,,藥物分子可通過臍部皮膚的滲透和吸收作用而彌散人體內(nèi),通達全身,。由此可見,,臍療法綜合了穴位、藥物等治療作用,,產(chǎn)生神奇的療效也就不足為怪了,。不過,一般來說,,皮膚高度過敏或患有傳染性皮膚病,,肚臍及周圍長有腫瘤(腫塊)、臍部感染潰爛,,或是嚴重心臟病,、心力衰竭,、精神分裂癥、抽搐,、高度神經(jīng)質(zhì)及不合作者,,應禁止使用臍療方法。皮膚對藥膏過敏者也不宜使用,。
下面介紹幾種簡單常用的貼敷臍療法,,我們自己在家就能做。
1. 失眠,。取等量的黃連,、肉桂,烘烤為細末,,用蜜調(diào)為糊狀備用,。先以75%酒精消毒肚臍,然后將準備好的糊狀藥膏敷于臍中,,用傷濕止痛膏或其他膏藥貼附固定,,12小時后取下并清潔臍部。
此方適用于失眠伴心煩,、心悸者,,中醫(yī)認為這種失眠屬于心腎不交型。黃連可以清心降火,,佐以肉桂,,起到把上炎的心火向下歸于腎元,從而心腎交通,,改善失眠癥狀,。治療期間要禁食生冷、油膩食物,。
2. 腹脹,。萊菔子用文火炒黃,研成細末備用,。敷臍時取10克藥面,,以米酒調(diào)和成直徑3厘米的薄餅。臍部常規(guī)消毒后,,將藥餅蓋在肚臍上,用紗布固定即可,。每12小時換一次藥。
此方是利用萊菔子消食健脾,、理氣消脹的功效,,治療期間應注意禁食生冷、油膩食物。
3. 痛經(jīng),。肉桂25克,,丁香20克,吳茱萸15克,,紅花15克,,將上述藥材混合研成粉末狀,密封備用,。使用時取5克藥面,,用溫熱的黃酒調(diào)成糊狀,敷臍,,用膏藥固定,,每天換一次藥。
經(jīng)前疼痛者可于有癥狀之日起開始使用,,經(jīng)期疼痛者可于月經(jīng)第一天起開始敷臍,。
4. 前列腺增生。約3寸長的蔥白1根,,白胡椒7粒,,一同搗爛成泥狀。用75%的酒精消毒肚臍后,,取適量藥物敷于臍部,,蓋以保鮮膜,用膠布固定,。每天換一次藥,,取下后清潔臍部,保持局部皮膚干燥,。(生命時報特邀專家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針灸科主任 王 軍)
編輯:趙彥
關(guān)鍵詞:四種不適 肚臍敷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