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示范,、融合、合力——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香港與內地電影發(fā)展之路
新華社香港11月28日電 題:示范,、融合,、合力——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香港與內地電影發(fā)展之路
新華社記者丁梓懿 洪雪華
“改革開放以來,香港電影與內地文化的關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近年來兩地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不僅讓香港電影獲得新生,,還提升了中國電影的品質和內涵,讓中國電影更好地走向國際,?!毕愀垭娪肮ぷ髡呖倳L田啟文表示,。
改革開放之初,香港電影產業(yè)曾為內地文化走向開放發(fā)揮了重要影響,。隨著內地電影產業(yè)化改革與轉型,,又逐漸為香港電影文化帶來借鑒。兩地電影產業(yè)從單向傳播到互相交流,,逐漸融合,,繼而合力發(fā)展壯大。
改革開放初期的示范與合作
香港因東西方文化兼容,、獨特的社會體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電影發(fā)展歷史久、產量高,、類型多,,影響力遍及海內外,成為電影史上的傳奇故事,。
改革開放初期,,正逢香港電影發(fā)展的黃金時代。上世紀70年代起,,香港電影已高度商業(yè)化,,并開始在內地影院放映??植榔懂嬈ぁ?、歷史片《屈原》、喜劇片《三笑》,、時裝片《巴士奇遇結良緣》等影片讓內地觀眾體驗到了香港電影的多姿多彩,,香港電影也示范著一種新的文藝形態(tài)。
在香港電影不斷涌入內地的同時,,兩地合拍漸成氣候,。“最早的時候不叫合拍片,,而是協(xié)助拍片或者合作拍片,。”香港影評人列孚于1979年創(chuàng)辦了第一本在內地發(fā)行的香港電影雜志《中外映畫》,,主要介紹海內外的電影資訊,促進兩地電影文化的交流,。
到了80年代,,香港電影公司已經開始與內地合作,利用豐富的外景地資源和相對廉價的內地電影人才,。列孚表示,,1979年末到1980年初,,李翰祥已在籌拍《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不少香港導演前往內地取景拍攝,,與內地演員合作,。
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從《少林寺》到《火燒圓明園》,,從《木棉袈裟》《海市蜃樓》再到香港電視劇《上海灘》《霍元甲》等在內地熱播,,江湖、功夫等題材受到人們喜愛,,而功夫片和武俠片至今仍是中國商業(yè)電影文化的重要類型,。
列孚說,當時的香港影人為內地帶去優(yōu)秀人才,、新的美學觀念和制作理念,,而隨著內地經濟突飛猛進,內地電影逐漸站穩(wěn)腳跟,,香港電影對內地電影的作用漸漸從單向啟示走向互相融合,。
兩地合拍漸成主流
進入90年代,香港影壇與內地合作日益密切,,兩地合作生產的影片越來越多,,結合兩地人才和資金拍攝的作品逐漸成形,其中以《霸王別姬》最具代表性,,該片不僅票房大賣,,還奪得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
自1992年之后,,香港電影公司與內地各制片廠合作的合拍片逐漸增多,,如張藝謀的《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合拍片成為賣座電影的主流,。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后,,兩地在藝術創(chuàng)作和市場上的聯系更為緊密,尤其是2003年簽署《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后,,香港電影獲得了打入內地市場的“定心丸”,。大批香港影人此后也積極到內地探尋發(fā)展之路。
“向香港電影開放內地市場,,為電影市場引入競爭機制,,為觀眾引入更多好影片,這是雙贏,。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速和中國電影產業(yè)化改革,,香港電影人紛紛北上,,成為中國電影崛起的參與者?!碧飭⑽恼f,。
在列孚看來,兩地電影界的交流互動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影文化的重要體現,。香港電影業(yè)的未來還需要依托粵港澳大灣區(qū),,粵港澳三地影視從業(yè)者應積極搭建交流平臺,培育人才,,推動嶺南文化和中華文化走出去,。
據娛樂產業(yè)研究機構藝恩數據統(tǒng)計,2016年至2018年10月,,兩地合拍片共上映73部,,年均票房空間約82億元,票房貢獻率達18%,。2016年兩地合拍片總票房突破110億元,,占當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的27%,合拍片進入良性發(fā)展階段,。
文化融合提升國際影響力
內地和香港電影合作在嘗試,、摸索和磨合的過程中不斷前進,隨著中國電影日益融入世界電影大潮,,合拍片所承載的中國文化元素越來越多地展現在世人眼前,。
兩地首部合拍功夫片《少林寺》就曾在海內外引起巨大反響,一時間轟動東南亞乃至全球,,在日本和韓國分別創(chuàng)下40億日元和51億韓元的票房紀錄,。
“香港電影在兩地合作中不斷得到給養(yǎng),激發(fā)了活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獲得了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合拍片在類型上更加豐富,運作上更為成熟,,并不斷呈現出許多新特點和新趨勢,。”田啟文說,,兩地電影取長補短,,相互融合,在國際文化格局中得以更廣泛地傳播,。
香港電視專業(yè)人員協(xié)會會長徐小明表示,,香港特區(qū)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建議為電影發(fā)展基金注資10億港元,支援電影業(yè)發(fā)展項目。這對香港影人來說是莫大的鼓舞,,期待兩地在影視合作方面取得更長遠發(fā)展,為改革開放文化領域貢獻新的力量,,讓中國電影進一步走向國際,。
編輯:秦云
關鍵詞:改革開放 香港 內地 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