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書畫動態(tài)書畫動態(tài)
紀念李苦禪誕辰120周年大展亮相
2018年11月21日,為紀念李苦禪誕辰120周年,,“法古禪心——紀念李苦禪誕辰120周年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為一個月,。
李苦禪是20世紀中國畫壇的一代大家,,是繼齊白石之后把中國大寫意花鳥畫在新中國的新時期更加發(fā)揚光大的畫家。李苦禪繼承中國畫傳統,,繪畫豪放,、氣勢磅礴,形象鮮明的風格,,樹立了20世紀大寫意花鳥畫的新風范,。
展覽現場(圖片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 攝影:康巖)
李苦禪 《盛夏圖》
展覽展出作品中,有數件巨幅繪畫,,展覽以一件面積達22.04平方米的《盛夏圖》作為開端,,讓觀者進入展廳就為之振奮,畫面是用四幅丈二匹宣紙接成,,縱368厘米,,橫580厘米,花如盆,、葉如蓋,、梗如臂,盛開的荷花,,山石,,水鳥構成了精彩又龐大的畫面。
李苦禪《勁節(jié)圖》
又如《墨竹圖》:是用三張丈二匹宣紙拼接起來的巨幅,。李苦禪作畫喜歡用重墨,,善用潑墨、焦墨,,水墨暈章,,用大筆畫小幅作品,。李苦禪談筆墨時說“墨要厚才耐看。色也要當墨用,,不論紅還是綠都能達到墨分五色才厚”,。畫面層次豐富,第一層是近岸,,用淺赭石著色,。第二層是用線和濃墨畫茨菰、水草,,第三層用淡墨畫荷葉用紅色畫荷花,。第四層是畫面的畫眼巨石和水鳥,第五層是舉世后面的荷花,,這樣一層一層慢慢遞進,。
展覽現場(圖片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 攝影:康巖)
李苦禪畫花鳥,有一定寫實的成分,,不是對自然物象客觀的描摹,,是凝練后創(chuàng)造。隨意中蘊含著樸拙之氣,,自然含蓄中蘊含陽剛之氣,。李苦禪的畫幅越大越能自由揮灑。李苦禪晚年的作品達到了“筆簡意繁”的藝術境界,。
李苦禪幼年在家鄉(xiāng)以中國畫學習入手,,1918年赴京學習炭畫、油畫與西畫,。1919年入北京大學附設“留法勤工儉學會”,,后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旁聽,親耳聆聽蔡元培,、李大釗,、陳獨秀、梁啟超,、羅素(英國)等中外學者或革命家演講,,深受革命思想影響。1922年考入國立北平藝術??茖W校西畫系專修西畫,,1923年入齊白石門下研習中國畫,1925年發(fā)起成立“中西畫會‘吼虹社’”,,立志沖破陳陳相因的畫壇時弊,,創(chuàng)造新時代之畫風。
李苦禪還是中國當代國畫家和美術教育家,。1930年,,李苦禪應林風眠校長之邀出任杭州藝術??茖W校國畫教授,將“傳統文化之綜合的寫意之戲——京戲”引入高等藝術教學體系,,以羅丹派雕塑觀念啟示學生理解“寫意手段過程之美”,,切身踐行蔡元培美育觀念。尤以親領學生“到大自然里找畫稿”,,突破輕寫生重臨摹的傳統中國畫學習模式,,開啟強調寫生為本、臨摹為用,、大膽創(chuàng)造,、示范教學之新風。特別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李苦禪親身參與支持愛國抗戰(zhàn)活動,,更以關注國家命運,同進步學生,、貧困學生休戚與共的言行,,樹立了正義仁厚的師長風范。李苦禪1946年起任國立北平藝術??茖W校教授,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等職,,桃李春風,,花香百代。觀其一生,,始終以民族存亡,、人民安樂和文化振興為己任,雖命運多舛,,依然達觀自強,,立定中國畫傳統精神,融通中西,,以其豪宕剛強的筆墨創(chuàng)造詮釋了中國畫現代再生的宏大命題,,竹節(jié)蘭芳,英氣長存,。
展覽現場
近代中國是新舊文化劇烈震蕩的時代,,李苦禪在這個時代中砥礪前行,脫穎而出,,用自己的方式抒寫了“一洗萬古凡羽空”的雄鷹意象,,在宏觀的歷史維度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最終成長為一代宗師,。早在1928年齊白石就曾預言“苦禪仁弟畫筆及思想將起余輩,,尚不倒戈,,其人品之高即可知矣”,1950年又題稱“雪個先生(即八大山人)無此超縱,,白石老人無此肝膽”,;徐悲鴻則題“天趣洋溢”、“活色生香”以為稱許,。前輩高論,,足以激勵后學砥礪奮發(fā),勇攀藝術高峰,。
李苦禪《 晴雪》
李苦禪《漁樂圖》
李苦禪《松鷹圖》
李苦禪《育雛圖》
李苦禪《松鷹圖》
李苦禪《江南景物》
李苦禪《溟魚圖》
李苦禪《三蟹圖》
李苦禪《展翼鸕鶿》
李苦禪 書法對聯《石壁掛藤通篆意,桐蔭滴露聆琴聲》
李苦禪書法《斗室苦吟》
李苦禪收藏碑拓
在李苦禪誕辰120周年之際,,在李苦禪家屬及李苦禪紀念館等單位支持配合下,,中國國家博物館系統梳理李苦禪藝術探索歷程,精心策劃了此次展覽,。李苦禪一生勤勉謙遜,,展出的百余件不同時期精品力作可為明證;與藝壇宗師齊白石和徐悲鴻的師友情誼,,從往來信札中可見一斑,;始終如一的問學問道精神,使得論畫手稿更顯彌足珍貴,。特別是畫戲間的不解之緣,,經歷顛沛流離依然保存完好的學生作品,去世前幾小時的書法日課習作,,以及不勝枚舉的體現李苦禪高逸風骨的作品,、實物等,都使觀者深為苦禪先生的精湛藝術修為與高闊思想境界所感動,。
編輯:楊嵐
關鍵詞:李苦 苦禪 誕辰 中國畫 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