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這些事孩子太早學,,反而有害無益
許多家長都希望兒女能成龍,、成鳳。他們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加速”,,總想盡早激發(fā)寶寶潛力,,完成一些超過同齡人的事,。其實,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必須講究“在合適的年齡做合適的事”,。如果違反了生長規(guī)律,不但會加重孩子的負擔,,甚至會影響他們的健康,。
一歲后再學走路。上海市兒童醫(yī)院骨科副主任醫(yī)師王隼介紹,太早要求孩子行走,,由于其下肢負重大,,腰背部的骨骼、肌肉發(fā)育不完善,,無法有效支撐身體重量,,會影響下肢骨骼發(fā)育,甚至導致兒童時期的“O形腿”,。同時,,嬰兒出生后視力發(fā)育不健全,多是“近視眼”,。過早學走路,,小孩會因為看不清遠處景物,而努力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這樣容易造成視疲勞損害,,長此以往可能影響視力。
兩歲后才畫直線,。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員王菁指出,,兩三歲寶寶畫畫,是肌肉控制力,、手眼協(xié)調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綜合發(fā)展。25~30個月時,,應該能自己畫垂直線,、水平線。到3歲時,,寶寶應能模仿畫圓,、十字形。需要強調的是,,寶寶開始握筆,,在一張白紙上亂戳,已經是質的飛躍,。父母應該保護其興趣,,不要過早提太多要求。否則,,敏感的寶寶會因此拒絕涂畫,。
兩三歲開始學外語。學習外語的時間,,過早或過晚,,效果都會顯著下降,。研究表明,兩三歲兒童的舌頭肌肉尚未成熟定型,,是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語音辨別、語音模仿,、詞匯吸收等方面,,具有成年人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更有利于其說出地道標準的外語,。學習時要遵循語言的規(guī)律,,首先是加強聽力和表達,隨后是讀寫,。此外,,對待兒童的語言錯誤要寬容和有耐心。只要不影響正常的教學,、交際,,就不要立即加以糾正。幼兒的注意力非常短暫,,學習外語必須用游戲的方式,,不停轉移其注意力。死記硬背只會增加其心理壓力和叛逆心,。
四歲才能看電腦,。電腦的電磁輻射會影響幼兒腦細胞發(fā)育,長時間注視電腦屏幕,,對幼兒的眼睛也十分不利,。一般,,4歲寶寶可以少量接觸電腦,。如用電腦看照片、錄影帶,,或使用一些幼兒“教育游戲”軟件,。但學齡前兒童玩電腦,必須有父母陪伴,,每次不超過30分鐘,,每天不超過1小時。
五歲再接觸樂器,。5歲后,,系統(tǒng)的音樂知識學習能開發(fā)寶寶的潛能,強化眼,、耳,、手,、腦的合用,是開發(fā)大腦的高級“游戲”,。但如果催促三四歲的孩子學樂器,,一方面會抹殺孩子的學習興趣,甚至可能引起心理障礙,。另一方面,,王隼指出,5歲前,,兒童骨骼,、關節(jié)還未發(fā)育成熟,長時間練習樂器會影響手部骨關節(jié),、韌帶的生長發(fā)育,。
五六歲學騎腳踏車。幼兒骨質較柔軟有彈性,,易于變形,,再加上其肌肉力量弱,太早學騎自行車,,容易造成腕部損傷,,傷及盆骨。下肢過于用力,,時間一長還容易形成“X”形腿,,甚至有的孩子會變成內八字腳。因此,,學騎車,,宜晚不宜早。初期,,可以從三輪童車學起,。父母要注意調整車的高度,讓寶寶坐得端正,,以免引起脊柱畸形,。
六歲再分左右。分左右是認識空間方位的感知覺,。根據國外相關資料顯示,,兒童應該在6歲,開始學一些分清左右的游戲,。但我國兒童因要學拿筷子,,差不多26個月,就能認識自己的右手,。分清左右鞋,,多數在33個月,。若過早教孩子分左右,孩子只是機械記憶,,過段時間就忘記了,。
六七歲才能學輪滑。輪滑運動中,,雙腿受力不均,,兒童骨骼發(fā)育易受影響。玩的時候,,腰部,、膝蓋、腳踝需要用力支撐身體,,一旦用力不當,,這些部位極易受傷。因此,,只有等孩子的骨骼夠健壯,,差不多六七歲后,才能讓其接觸輪滑,。玩時要注意安全防護,,戴好頭盔和護具?! ?明文
編輯:趙彥
關鍵詞:孩子 寶寶 太早學 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