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合理用藥合理用藥
十大用藥誤區(qū),你“躺槍”了嗎,?
編者按
近日,,中國藥學會發(fā)布“2018年公眾十大用藥誤區(qū)”,,其中涉及兒童用藥安全,、藥物依賴性問題,、藥物不良反應,、海淘藥品安全性,、迷信偏方秘方,、老年人換季洗血管、回避風險不接種疫苗等一些常見用藥認識誤區(qū),。中國藥學會提醒公眾:用藥首先強調安全性,,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能談到合理用藥,。合理用藥應當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適當性”四大原則,。不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對這些用藥誤區(qū)進行的梳理解讀,用藥十大錯看看你占了幾條,?希望對你在了解藥品信息,、掌握藥品使用方法,、改正不良用藥習慣等方面有所啟迪和幫助。
日前,,中國藥學會在京發(fā)布“2018年公眾十大用藥誤區(qū)”,,旨在呼吁大家關注安全用藥,學習用藥常識,,促進全民健康,。
作為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指導的“全國安全用藥月”重點活動之一,“2018年公眾十大用藥誤區(qū)”分別涉及兒童用藥安全,、藥物依賴性問題,、藥物不良反應、海淘藥品安全性,、迷信偏方秘方,、老年人換季洗血管、回避風險不接種疫苗等一些常見用藥認識誤區(qū),。
據悉,,這些誤區(qū)是中國藥學會從其主辦的“藥品安全網絡知識競賽”活動中收集到的81.6萬次有效答題中分析梳理得出,它們具有公眾誤識率較高,、潛在風險較大的特點,。
來自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的張繼春主任藥師、北京世紀壇醫(yī)院的孫路路主任藥師和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的王海蓮主任藥師等知名藥學專家,,對相關用藥誤區(qū)進行了解讀,。
誤區(qū)一:成人藥減量兒童用。用藥首先強調的是安全性,,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能談到合理用藥。片面追求療效要求醫(yī)生輸液等忽視“用藥原則”的錯誤做法是不可取的,。兒童不可隨意減量用成人藥,,應根據醫(yī)生處方合理用藥,家長要詳細了解藥品說明書和注意事項,,尤其要關注慎用和禁用信息,。
誤區(qū)二:自行停藥沒危害。中國藥學會特約專家張繼春說,,有些患者長期服用藥物,,擔心會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有些患者在自我感覺病情好轉或者癥狀減輕后就馬上停止服藥,,不按照醫(yī)囑正確用藥,。而藥物治療需要一定療程,自行停藥,,容易導致病情反復甚至加重,,危及生命,。應咨詢醫(yī)生或在藥師的指導下逐漸減量、停藥,、換藥或更改治療方案,,避免直接驟然停藥引發(fā)嚴重后果。尤其是感染性疾病,,要有足夠療程,,才能徹底控制感染,療程不夠或會轉為慢性感染,。有些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要終身服藥,,不能隨意停藥,,患者依從性較差的情況下,不規(guī)律服藥,,容易導致病情反復甚至加重,,危及生命。
誤區(qū)三:胰島素有依賴性,。胰島素是人體內最主要的降血糖物質,,是用來治療糖尿病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武器,不具有藥物依賴性,,不必因擔心成癮而拒絕使用,。最新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新發(fā)現(xiàn)血糖較高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夠采用一段時間胰島素血糖強化治療,,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胰島細胞功能,對患者長期控制血糖有很大好處,。
誤區(qū)四:藥品怎么吃都行,。錯誤的給藥方式有時不但不能治病,還會直接影響藥效的發(fā)揮,,甚至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例如人們常用的泡騰片是一種特殊劑型,它含有泡騰崩解劑,,一般是有機酸和碳酸鈉或碳酸氫鈉的混合物,,二者遇水后發(fā)生化學反應,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直接吞服,,大量氣體會急劇充斥氣道,有引起窒息的風險,。正確服用方式為先取半杯涼水或溫開水100ml到150ml,,將一次用量的泡騰片投入杯子,,待藥物完全溶解或氣泡消失后搖勻服下。人們在用藥時一定要注意藥物的具體使用方法,,以免引發(fā)嚴重后果,。要避免的誤區(qū)有:簡單的隨一日三餐服藥,躺著服藥,,干吞藥,,掰碎吃或用水溶解后吃,用飲料送藥,,對著瓶口喝藥,,多藥同服,喝水過多,,服藥后馬上運動,,服藥期間不注意飲食禁忌等。
誤區(qū)五:別人能用的我就能用,。人體存在基礎水平,、個人體質和疾病病情的差異,如跟風用藥,,可能因錯誤用藥而掩蓋病癥進而延誤治療,,嚴重則會損害身體。比如有些老人聽說阿司匹林可以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預防腦卒中,、心梗等,便自行去藥店購買服用,,服用一個月后發(fā)現(xiàn)拉黑便,,原來是胃出血了。胃腸道癥狀是阿司匹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長期使用容易導致胃黏膜損傷,,引起胃潰瘍及胃出血。所以在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必須征求醫(yī)生或藥師意見,,經常監(jiān)測血象、進行大便潛血試驗及胃鏡檢查,。若想參考他人的用藥經驗,,最好先咨詢醫(yī)生或藥師,在專業(yè)的指導下合理,、對癥用藥,。
誤區(qū)六:不良反應很可怕。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有一定概率,,但不是一定會發(fā)生,。藥品說明書中記載的不良反應越詳細,,對藥物的療效、不良反應的后果以及避免和救治的方法也越清楚,,能更好地權衡患者用藥的利弊得失,。
誤區(qū)七:偏方秘方治大病。偏方,,通常是指那些組方簡單,、藥味不多、易于就地取材,、對某些疾病具有特殊療效的方劑,。這些方子也經常被稱為土方、便方,、驗方等,,在使用這些偏方治療疾病時務必慎重。有些流傳下來的偏方確實有療效,,但有些偏方卻是江湖游醫(yī)行騙的幌子,。盲目使用偏方不僅可能浪費時間和金錢,,還可能會延誤病情的治療時機,,損害患者的健康。
誤區(qū)八:海淘藥品可放心用,。海淘藥品說明書沒有中文標示,,給消費者了解藥品信息帶來困難,可能引起使用不當而影響治療效果或引發(fā)不良反應,。在購藥時應根據病情對癥下藥,,不要盲目跟風,選擇藥品前最好先咨詢醫(yī)生或藥師,。
誤區(qū)九:一換季就去洗血管,。人因為多吃少動或是自身代謝出現(xiàn)故障,導致血脂異常,。過多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存在于血液中,容易出現(xiàn)動脈血管斑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屬于慢性病,,需要堅持長期規(guī)律性治療。每年定期一兩次輸液“洗血管”會對人體局部血管有擴張作用,,但補液結束后幾天,,藥物代謝完畢,并不會長期對損害的血管有“修復”效果,。對于已有危險因素的患者,,還是應注意均衡膳食,,規(guī)律運動,遵醫(yī)囑規(guī)律服藥,。
誤區(qū)十:回避風險不接種疫苗,。疫苗接種是世界公認最經濟、最方便,、最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手段,。疫苗的普及接種,有效避免了無數兒童的殘疾和死亡,。世界各國政府均將預防接種疫苗列為最優(yōu)先公共預防服務項目,。疫苗不僅保護個體,更重要的作用是群體免疫,。整個群體中擁有免疫力的人越多,,疾病就越難以傳播。雖然疫苗也可能發(fā)生不良反應,,但接種疫苗帶來的效益遠遠高于風險,。
中國藥學會副理士長兼秘書長丁麗霞表示,以上“十大安全用藥誤區(qū)”從一個側面說明公眾用藥常識較為缺乏,,用藥科學素養(yǎng)亟待提高,。一個簡單的用藥錯誤有可能會給患者乃至家庭帶來痛苦和傷害,普及安全合理用藥知識,,增強公眾安全合理用藥意識,,形成良好的用藥習慣,是促進公眾健康,,實施健康中國戰(zhàn)略的重要一環(huán),。
中國藥學會還提醒公眾,用藥首先強調安全性,,合理用藥應當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適當性”四大原則,。
編輯:趙彥
關鍵詞:用藥誤區(qū) 安全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