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合理用藥合理用藥
這些用藥誤區(qū)你犯了嗎?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2016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去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網絡收到143萬份報告,,較2015年增長了2.3%,,平均每天有近4000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其中,,14歲以下兒童患者的報告占9.9%,,與2015年持平,;65歲以上老年患者的報告占23.5%,較2015年升高2個百分點,。按懷疑藥品類別統(tǒng)計,,化學藥仍超過八成??偩痔嵝?,抗感染藥、中西藥復方制劑、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等藥物的嚴重不良反應較多,,在使用方面仍有多種誤區(qū),,需要引起公眾注意。
◆◇誤區(qū)一 抗菌藥隨便用,?氟喹諾酮類可能致殘
抗感染藥系指具有殺滅或抑制各種病原微生物作用的藥品,,包括抗生素、合成抗菌素,、抗真菌藥,、抗病毒藥、抗分支桿菌藥等,。2016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網絡共收到抗感染藥物的不良反應報告51.8萬例,,其中嚴重報告3.3萬例,占6.5%,。也就是說,,去年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中,近四成都跟抗感染藥物有關,。
監(jiān)測數(shù)據顯示,,2016年抗感染藥物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數(shù)量排名前3位的是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大環(huán)內酯類,,排名前3位的品種為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頭孢曲松,。嚴重報告中排名前3位的是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抗結核病藥,,與2015年相比,抗結核病藥超過青霉素類上升至第3名,,排名前3位的品種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頭孢哌酮舒巴坦,。
總局特別指出,,抗感染藥物中,喹諾酮類的不良反應報告一直僅次于頭孢菌素類藥品,,其中,,安全性一直備受關注的氟喹諾酮類藥品,嚴重不良反應較多,。
據介紹,,我國上市的通過口服和注射給藥的氟喹諾酮類藥品有諾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環(huán)丙沙星,、洛美沙星,、氟羅沙星、依諾沙星,、司帕沙星,、克林沙星、加替沙星,、蘆氟沙星,、托氟沙星、司氟沙星,、吉米沙星,。
氟喹諾酮類藥品抗菌譜廣,尤其對需氧的革蘭氏陰性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菌也有較好的抗菌活性,,某些品種對結核分枝桿菌、支原體,、依原體及厭氧菌也有作用,。適用于敏感病原體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胃腸道感染以及關節(jié),、軟組織感染等。
但氟喹諾酮類類藥物的嚴重不良反應也較多,??偩种赋觯ㄟ^口服和注射給藥的氟喹諾酮類藥物可發(fā)生肌腱炎,、肌腱病變、重癥肌無力惡化,、周圍神經病變,、嚴重心律失常、超敏反應,、肝臟毒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病變、血糖紊亂,、光敏感性/光毒性等嚴重不良反應,。有些嚴重不良反應可導致殘疾,,如氟喹諾酮類藥品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可能是不可逆轉的,在使用氟喹諾酮藥物治療后很快就會發(fā)生,,通常在幾天之內,,在一些患者中,盡管已經停用氟喹諾酮,,癥狀卻可以持續(xù)超過一年,。如果患者出現(xiàn)周圍神經病變的癥狀,如疼痛,、灼燒感,、刺痛感、麻木感和(或)+虛弱,,或其他感覺方面的改變如輕觸感,、疼痛感、溫度感覺,、位置感覺和震動感覺等,,應停用氟喹諾酮,替換為其他的非氟喹諾酮類的抗菌藥物,。除非繼續(xù)使用氟喹諾酮治療的效益大于風險,。
總局提醒臨床醫(yī)生給患者處方氟喹諾酮類藥品時應權衡利弊,嚴格掌握適應癥,,盡量減少用藥的風險,。患者在使用氟喹諾酮類藥品時應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關注此類藥品的警告,、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安全性信息,,如果用藥過程中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并盡快就醫(yī),。
◆◇誤區(qū)二:中西醫(yī)結合,?中西藥復方制劑風險大
2016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網絡共收到中西藥復方制劑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1.3萬例,雖然總體占比不算高,,但其中新的,、嚴重報告病例超過三成,也引起了總局的關注,。而從監(jiān)測數(shù)據顯示,,中西藥復方制劑的嚴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中,65歲及以上患者的構成比高于其在整體藥品不良反報告中的構成比,,提示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中西藥復方制劑的用藥風險,。
總局指出,,中西藥復方制劑成分復雜,除中藥外尚含有一種或多種化藥成分,,如解熱鎮(zhèn)痛藥(對乙酰氨基酚,、水楊酸、吲哚美辛等),、鎮(zhèn)咳/祛痰/平喘藥(止咳酮,、鹽酸依普拉酮、氯化銨,、鹽酸溴己新,、鹽酸氯喘等)、抗感染藥(鹽酸左旋咪唑,、鹽酸小檗堿,、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磺胺甲氧嘧啶等),、降糖/降壓藥(格列本脲、鹽酸可樂定等),、抗過敏藥(馬來酸氯苯那敏,、鹽酸去氯羥嗪等)、維生素(維生素A,、B1,、B2、B6,、C,、D2等)、氨基酸(賴氨酸,、亮氨酸,、蘇氨酸等)、局麻藥(鹽酸布比卡因,、鹽酸普魯卡因等)等,。
部分中西藥復方制劑在臨床較為常用,當與其他含有相同成分或功效類似的藥品聯(lián)合使用時,,由于劑量或效應的疊加,,有可能導致藥物過量或毒性協(xié)同作用的發(fā)生。監(jiān)測數(shù)據顯示,,與單獨用藥比較,,中西藥復方制劑合并用藥涉及胃腸系統(tǒng)的嚴重藥品不良反應構成占了1/5,,遠高于前者的13%,。
如何安全使用中西藥復方制劑,?總局提醒,一要注意中西藥組分的安全性:如珍菊降壓片含氫氯噻嗪,,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低鉀血癥,;新復方大青葉片含異戊巴比妥,長期使用可能出現(xiàn)藥物依賴,。二是避免藥物過量:中西藥復方制劑與其他含有相同成分或功效類似的藥品聯(lián)合使用,,易造成某些組方成分的超劑量使用或引起毒性協(xié)同作用。使用時應考慮相同成分或功效類似組分的劑量或效應的疊加,,以避免藥物過量或毒性協(xié)同作用的發(fā)生,。三是減少藥物相互作用:用藥時應注意中西藥復方制劑各組分與其它藥品之間的相互作用,必要時應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其他藥物,,以減少或控制因藥物相互作用引發(fā)的安全風險,。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藥學部副主任、主任藥師梅清華也提醒,,中西藥復方制劑近些年頻頻被警示,,患者要引起重視。類似感冒清,、新復方大青葉片的中西藥復方制劑,,主要用于感冒發(fā)燒等治療,均含有非甾體抗炎藥物對乙酰氨基酚,,合并使用其他類似的藥物,,可導致肝功能異常,或消化道出血風險大幅增加,。日常生活中市民使用該類藥物時,,要注意功能類似的復方制劑原則上只吃1種,不要盲目合用,。多種藥物合用時,,最好咨詢專業(yè)藥師。
◆◇誤區(qū)三:發(fā)燒快用退燒藥,?退熱針劑不可盲目用
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又稱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是一類具有解熱、鎮(zhèn)痛,、抗炎(無菌性炎癥),、抗風濕作用的藥品。2016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網絡共收到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含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的單方和復方制劑)的不良反應報告6萬多例,,涉及苯胺類,、丙酸類、滅酸類,、水楊酸類,、烯醇酸類(昔康類),、選擇性COX-2抑制藥、吡唑酮類,、吲哚類等9大類藥品,,其中包括很大比例的復方制劑,如氨咖黃敏片,、復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復方金剛烷胺膠囊等。
數(shù)據顯示,,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不良反應的突出特點是胃腸損害,,占比高達44.8%,較數(shù)據庫總體胃腸損害高出19.4個百分點,。尤其是長期或較大劑量應用,,可能導致胃腸潰瘍、穿孔和出血,,其中尤以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腸道出血病例居多,,應引起關注。
總局指出,,退熱藥只是對癥治療,,發(fā)熱時使用退熱藥,可以使體溫降低或恢復至正常水平,。從另一角度講,,發(fā)熱并非壞事,它是機體的一種防御反應,。發(fā)熱時機體的吞噬細胞功能加強,,白細胞增加,抗體生成增多,,這些都有利于殺滅細菌與病毒,。所以,成人感冒發(fā)熱,,如非高熱(38.5℃以上),,一般不主張用退熱藥;兒童發(fā)熱應及時就診,,在醫(y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退熱藥,。一些用于退熱的解熱鎮(zhèn)痛藥,尤其是注射劑(退熱針劑),,可能引起嚴重過敏反應,,如重癥皮疹、過敏性休克等,因此不要因為追求退熱效果和速度,,而盲目使用退熱針劑,。
抗感冒藥大多是由幾種成分組成的復方制劑,常見的成分有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雙氯芬酸,、布洛芬,、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咖啡因等,。這些藥物本身都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如皮疹,、嗜睡,、胃腸道反應等;極少數(shù)患者還可能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如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可能引起嚴重肝臟損害,、大皰性皮疹等,使用感冒通(特別是兒童)出現(xiàn)血尿,。此外,,抗感冒藥多是復方制劑,使用時要避免含相同成分的不同藥品聯(lián)合使用,,這種使用會加大抗感冒藥的安全風險,。
胃腸道出血是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較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以阿司匹林為例,,該藥可以影響血小板的功能,,使血液不易凝固,引起出血,。臨床有以下因素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應慎重:既往有消化性潰瘍史,、出血性疾病、嚴重肝病,、老年患者,、長期或較大劑量用藥、聯(lián)合使用抗凝藥(如法華令,、氯吡格雷)等,。餐后使用可減少阿司匹林對胃腸道的刺激,必要時可遵醫(yī)囑聯(lián)合應用質子泵抑制劑(抗酸藥)或胃粘膜保護劑,,減少消化道出血的發(fā)生,。患者如果出現(xiàn)胃不適、柏油樣便,、牙齦出血,、鼻腔出血等癥狀,應及時就診,。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藥品 復方 藥物 制劑 監(jiān)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