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品鑒收藏品鑒
傳統(tǒng)吉祥紋飾識別指南
紋飾,,是一件工藝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器物上裝飾一定的紋飾,,不僅能增加器物的美觀程度,,還能通過寓意美好的紋飾,,寄托人們對未來的期盼和希冀,。
中國傳統(tǒng)紋飾最為繁復(fù)精致的時期,,當屬明清兩朝,。尤其是明代的金銀飾品,,運用累絲,、鑲嵌、捶鍱等多種工藝,,在小巧玲瓏的頭面上做出各種各樣的植物,、動物、人物紋飾,,并用寶石加以點綴,,更顯富貴雍容。
明代金鑲寶石牡丹花頭銀腳簪
日前在常州博物館開幕的“金?玉?玲瓏——大明王室的寶藏”展覽中,,就展出了100余件(組)出土于明代藩王墓的精美金銀器,、玉器。上面的紋飾從傳統(tǒng)的龍鳳,,到與宗教密切相關(guān)的三大士,、金翅鳥,無不彰顯著大明王室的生活格調(diào),、藝術(shù)品位與精神信仰,。
明代金鑲寶石三大士分心
明清時期的各種工藝品乃至石刻,、家具、建筑上,,一些常見的紋飾,,只要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稍加了解,就能知曉它們的寓意,。例如龍紋,、鳳紋寓意吉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權(quán)力的象征,;牡丹寓意富貴,;蓮紋“出淤泥而不染”,或者與佛教有關(guān),;松,、鶴、桃等圖案都寓意長壽,;石榴寓意多子,;葫蘆諧音“福祿”……
還有一類紋飾,是動植物紋樣的組合,,通過諧音來表達美好的含義,,非常淺顯易懂。比如一只老獅子和一只小獅子,,寓意“太師少師”,,希望家族早日飛黃騰達;一匹馬的上面有只猴子,,諧音“馬上封侯”,,也是早日升官發(fā)財之意;一匹馬馱著一摞鈔票,,寓意更明顯了,,“馬上有錢”……(對不起跑偏了)
清代四合院“太師少師”磚雕
圖自《日下遺珍——北京舊城四合院建筑文物研究》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紋飾 寓意 諧音 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