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國人收入的變化有多大?上海居民收入是河南的3倍
原標題:上海居民收入是河南的3倍,國人收入的變化有多大
日前,,2018年上半年居民收入榜出爐,。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
從地方層面上看,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廣東、福建,、遼寧,、山東這9個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全國平均線。其中,,上海,、北京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上海以32612元位居榜首,,成為最能掙錢的地區(qū),。
按常住地分,,2018年上半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70元,同比名義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農(nóng)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42元,,同比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
從更長的時間范圍看,,城鄉(xiāng)居民的收入水平變化更為明顯。1978年,,我國城鄉(xiāng)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43元和134元,,到2016年,城鄉(xiāng)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至36396元和13432元,,分別是原先的106倍和100倍,。
按收入來源分,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8091元,,增長8.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7.5%,;人均經(jīng)營凈收入2265元,,增長7.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6.1%,;人均財產(chǎn)凈收入1166元,,增長10.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8.3%,;人均轉(zhuǎn)移凈收入2541元,,增長9.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8.1%,。
對大部分人來說,,工資性收入一直都是帶動增長的最主要因素,不同行業(yè)的工資水平也經(jīng)歷了很大的變化,。以城鎮(zhèn)居民為例,,1980年,收入最高的是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chǎn)和供應(yīng)業(yè),,平均年工資達到1045元;最低的是社會服務(wù)業(yè),平均一年工資為475元,。2016年,,收入最高的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shù)服務(wù)業(yè),,平均一年工資為122478元;最低的是農(nóng)林牧漁業(yè),,平均一年工資為33612元。
從不同的收入組角度看,,居民收入的變化也很明顯。據(jù)《2017年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64934元,。
以城鎮(zhèn)居民為例,,2012年,收入最高的10%與收入最低的10%人群,,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000年的4.8倍和3.1倍。
據(jù)World Inequality Lab發(fā)布的《2018世界不平均報告》,,2016年,,中國收入前10%成人(20歲及以上)的收入,占國民總收入的41%,。從全球角度看,,收入不平等的情況要強于北美、巴西等地區(qū),。
編輯:曾珂
關(guān)鍵詞:國人收入的變化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