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并購無章法存在隱患 “傳統”企業(yè)凈利潤大增
并購無章法存在隱患 “傳統”企業(yè)凈利潤大增
擴張無度大肆并購存隱患還需效益導向成長有空間
據媒體報道,,6年豪擲近39億元并購,,讓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大富科技奪得了“概念王”的稱號。而這次耗資25.4億元收購東莞湘將鑫加碼智能終端結構件更是大手筆,。不過,,此次重組停牌已達6個月,,期間三易重組標的,備受市場質疑,,深交所對此發(fā)函問詢,。據不完全統計,從2011年開始,,大富科技開啟多元化之路,,通過頻頻并購使得業(yè)務版圖不斷擴大,也因此集齊了4G概念,、物聯網,、石墨烯,、特斯拉、智能穿戴,、虛擬現實,、無人駕駛等眾多熱門概念。伴隨著大富科技的擴張,,其營業(yè)收入持續(xù)大幅增長,,已由2010年的8.63億元猛升至去年的24.07億元,增長了近3倍,。不過,,與營業(yè)收入增長不相匹配的是,凈利潤大幅波動,,如2012年虧損1.91億元,,同比劇降202.12%,2014年突然盈利5.36億元,,暴增868.11%,,2015年又下降82.07%。
企業(yè)并購并非不可為,,但是要有度,,要有鮮明的目的性。大富科技的并購遍地開花,,這些并購究竟為什么?為延長產業(yè)鏈,?為擴張新領域,?為增加業(yè)績?真的很難說,。從實際運行看,,這家企業(yè)這幾年幾乎把并購指向所有“先進”領域,4G概念,、物聯網,、石墨烯、特斯拉,、智能穿戴,、虛擬現實、無人駕駛等等,,無所不包,。試問,這么多時髦領域,,人才儲備夠嗎,?市場開發(fā)如何進行,?產品中試乃至商業(yè)化生產效果如何?現在看來,,很難說這些并購項目是成功地打開了市場,,更不能確定可以帶來經濟效益。資本市場不反對追熱點,,不否認擴張,,更不排斥多元化之路,但是,,還是要以業(yè)績?yōu)閷?,以真實可信的成長性為投資者打開想象空間。否則,,就可能是炒作至上,,短期牟利為目標,對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并無實際幫助,。
“傳統”企業(yè)凈利潤大增產業(yè)動向需密切關注
時間進入8月末,,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年報披露工作已進入倒計時階段。證券時報數據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已有1950家上市公司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績單。其中,,凈利潤同比增長的上市公司達到1421家,,業(yè)績同比下滑的公司為527家,扭虧為盈的上市公司數量為106家,,續(xù)虧的公司為115家,,還有52家公司的凈利潤是由盈轉虧。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凈利潤增速最大的前十名榜單當中,,有6只個股的凈利潤大幅提升是得益于行業(yè)景氣度的提升。例如,,建筑材料行業(yè)的同力水泥,、采掘行業(yè)的冀中能源、鋼鐵行業(yè)的首鋼股份,、有色金屬行業(yè)的馳宏鋅鍺及來自化工行業(yè)的衛(wèi)星石化和滄州大化等,。上述6只個股的2017年半年報凈利潤增速分別是11484%、6128%,、5667%,、3148%、3080%和2999%。
凈利潤的增長,,應該是上市公司業(yè)績改善的最顯著標志,。而凈利潤過度增長,如上所述的動輒幾十倍的增長,,其實也不太正常,。它反映的不外乎幾種狀況:以前的凈利潤太低甚至為負,只要利潤微增就顯示暴漲,;可能有外延式的增長,,如并購資產等,導致產能大增,、利潤暴漲,;可能真的由于周期因素、景氣恢復等原因,,利潤爆發(fā)式增長,。或許這幾家公司如此凈利潤的暴漲,,是多方面因素共同發(fā)揮作用的結果,。從宏觀層面看,是否可以認定,,行業(yè)景氣度已經大幅提升,、周期性因素已經由消極變?yōu)榉e極?如果真的如此,,是否可以說去產能不再是結構調整的主要任務,?現在下結論似乎還有點早,根據表現出眾的凈利潤前幾名就下定論也不一定不準確,,但應該密切觀察產業(yè)動向和新變化,。
品牌白酒供應緊價格高喝酒習慣難改助推需求
8月27日晚間,五糧液在深交所公開了2017年半年度報告,,收入、利潤雙雙保持增長態(tài)勢,。2017年上半年,,五糧液實現營業(yè)收入約為156.21億元,和2016年同期132.56億元相比,,增幅不到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49.72億元,相較于2016年上半年約為38.87億元,,增幅在28%左右,。五糧液方面在公告中指出,公司營業(yè)收入增長,,主要系本報告期酒類產品銷量增加所致,;但沒有具體解釋利潤上漲的原因,。
中國白酒市場實在是一個謎。都說產能過剩,,卻依然稀缺,;都說價格偏高,卻依然漲聲一片,。有業(yè)內人士認為,,2017年上半年,由于享受白酒消費升級紅利,、自身產品梳理,、渠道拓展以及價格上調,所以五糧液利潤大幅增長,。從市場層面看,,經過一年半左右的調整,五糧液市場價已突破900元大關,,969元/瓶的價格已在商超等渠道執(zhí)行,,終端、一批等價格上漲,,且市場處于缺貨狀態(tài),,邁入了量價齊升的階段?;蛟S,,還是一定的稀缺性幫助了品牌白酒,市場供給總顯得有點不足,?;蛟S,中國人的飲酒習慣幫了白酒產業(yè)的大忙,,前些年從媒體到專家,,那么賣力氣推廣葡萄酒,現如今,,干紅干白葡萄酒市場確實擴大了,,但是白酒市場也未見太大萎縮,而高檔宴請還是名貴白酒當家,。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
乳品企業(yè)補貼下降業(yè)績跌應加大市場配置資源力度
據媒體報道,三元股份在8月26日公布了2017年中報,,公司1-6月實現營業(yè)收入30.89億元,,同比增長8.36%,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只有3453.19萬元,比上年同期下跌77.57%,。特別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63億元,,三元股份去年上半年這一數據為2.01億元。根據中報披露的數據,,三元股份最主要的子公司——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簡稱“河北三元”),,上半年凈利潤為-3744萬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了1.61億元,。在去年中報中,,三元股份披露公司當期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3億元,同比增長202%,,主要原因是子公司河北三元收到河北省乳粉企業(yè)發(fā)展補貼資金1億元,,增加了公司2016年上半年度利潤。而今年由于并沒有該補貼,,直接導致河北三元凈利潤告負,。
回顧之前的財務數據,不得不說:政府補貼已經成為決定三元股份盈利的關鍵因素,。但是,,食品飲品類企業(yè),多數涉及民生的基本需求,,盈利狀況固然重要,,但似乎不應該是唯一考核。但是,,持續(xù)大金額的補貼,,似乎也有違市場公平競爭原則,也是對其他生產商的不公,。怎么辦,?由于食品飲品原料多涉及農業(yè)和畜牧業(yè),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完全用市場法則可能也不是好的選項,。但是,可不可以逐漸加大市場化資源配置的力度,?比如商業(yè)保險,,可不可以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再比如,,可以加大補貼考核前的“對比性”驗證:同類企業(yè)、同行業(yè)企業(yè)的經營狀況,,究竟如何,?國內外同類企業(yè),差別究竟有多大?另外,,也要考慮到自然條件的具體情況,,如遇自然災害,當然可以考慮多給補貼,,但常年或豐年,,則要少給甚至不給。還是那句話:企業(yè)的天職是贏利,。如果長期不能賺錢,,就對不起企業(yè)這兩個字。張健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凈利潤 企業(yè)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