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蘇州片”:“偽”與“好”不矛盾
(傳)張擇端? 清明易簡圖(局部)? 此作雖載有“翰林畫史臣張擇端進呈”款,,但畫中屋宇形制不見于北宋,,青、綠,、朱色則為“蘇州片”中的常見組合,,加上鈐有王世貞等人偽印,,故推測此作應是明代后期仿品
臺北特展:解讀何為“偽好物”
2018年4月1日至9月25日,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了“偽好物——十六至十八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特展,,展出作品48件,。題材繽紛且為數(shù)眾多的“蘇州片”,反映出明末清初“古物熱”與書畫消費蓬勃的情況,,也提醒著今天的人們?nèi)绾慰创@些“假畫”,。
“蘇州片”原本屬于商業(yè)性的仿古書畫,由于數(shù)量上的優(yōu)勢與不可忽視的流通量,,反而成為明中期以來信息傳播,、古代想象與建構(gòu)知識的重要載體,甚至成功地進入清代宮廷,,直接影響到宮廷院體的形成,,對繪畫史的發(fā)展具有前人未曾關(guān)注到的重要性。
(傳)仇英? 畫長信宮詞
傳說明代嘉靖年間,,宰相嚴嵩父子非常想得到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便向官員王忬索求。王忬于是請畫師黃彪摹造一本進獻,。嚴氏父子相當喜愛此畫,,將其視為極珍之物。后來裝裱匠湯臣向王忬索賄不成,,揭露此卷為偽,,嚴氏父子懷恨在心,最終借故誣陷王忬,,將其問斬,。故事中黃彪摹繪的《清明上河圖》可說是“蘇州片”歷史中最熱門的題材。
明代中期之后,,具深厚文化底蘊的蘇州孕育出多位才華橫溢的書畫家,。他們運用江南地區(qū)豐富的文物收藏開拓視野,臨摹古畫以學筆法,,進而創(chuàng)造出個人風格,,吸引江南藏家的目光。如藏家項元汴便和著名職業(yè)畫家仇英交情匪淺,,提供書畫收藏讓其學習,,創(chuàng)作出如《漢宮春曉》一類的名作,。這些蘇州畫家如沈周,、文徵明及仇英等人的創(chuàng)作,成為文人風雅的新品位,,其風格構(gòu)圖成為各地競相模仿的對象之外,,其書畫更是藝術(shù)市場的搶手貨,。在這種書畫商機下,制作假畫成為利潤高的新行業(yè),,因而蘇州不僅興起古畫作坊,,更有部分文人畫家參與作偽,形成所謂的“蘇州片”,。
(傳)仇英? 上林圖
昆山巨富周鳳來曾聘仇英依據(jù)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繪制長卷,,作為敬獻母親的壽禮,但此畫后來被大量仿制,,甚至附會為宋元名家之作
清軍入關(guān)之后,,給晚明繁華的社會生活畫下了句點,蓬勃發(fā)展的書畫市場也隨著戰(zhàn)亂沉寂,,“蘇州片”失去流通,、買賣的渠道。然而這些“偽好物”卻未因此遭到時代淘汰,,反而一躍成為清宮新寵,。根據(jù)清代文獻記載,康熙皇帝在60歲壽辰之際,,曾收到大臣進貢的書畫禮物,,其中部分托名作品為李思訓、李昭道,、趙伯駒及趙伯骕等畫家,,以祝壽吉祥為主題的繪畫,推測皆是“蘇州片”,。盡管“蘇州片”都是一些“假”古畫,,卻深深吸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康熙皇帝曾命人摹制“蘇州片”的《漢宮春曉》;雍正朝也曾按“蘇州片”圖式,,另制一件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黃彪? 畫九老圖(局部)? 黃彪為蘇州籍畫家,精于臨摹,,傳說他仿繪的《清明上河圖》曾被當做張擇端真跡獻給嚴嵩父子,,他也是學者確認的少數(shù)“蘇州片”代表人物
據(jù)“偽好物——十六至十八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策展人林麗江介紹,這些“蘇州片”雖非名家真跡,,但部分在語言表現(xiàn)上極盡華美,,而且不少畫家還在作品中添加了自己的巧思,甚至創(chuàng)造出了很多新式題材,《上林圖》便是一個例子,。從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蘇州片”也可發(fā)現(xiàn),,好幾類風靡當時收藏界的熱門商品,如《漢宮春曉》《百美圖》一類對妃嬪宮中生活浪漫的想象;或是依照著名詩文制作的敘事性繪畫,,如根據(jù)司馬相如《上林賦》描繪皇家狩獵壯盛場面的《上林圖》;又如吉慶祝福意味濃厚的《群仙會?!贰冬幊孬I壽》等群仙圖像;教誨禮教倫常的《二十四孝冊》《養(yǎng)正圖解》等。
臺灣“中研院”研究員賴毓芝表示,,通過近幾年的研究,,她發(fā)現(xiàn)宮廷投入大量的成本及心力,都是用來產(chǎn)出和“蘇州片”風格主題相關(guān)的敘事畫,,如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十二月令圖》,,數(shù)量上遠超過其他繪畫??梢哉f,,“蘇州片”在清宮院體風格形成中,扮演了關(guān)鍵性的角色,。不僅如此,,乾隆皇帝對“蘇州片”的母題、風格更是愛不釋手,,不僅要求宮廷畫家大量臨仿,,更從“蘇州片”中尋找“仿古”靈感?!疤K州片”也成為清代院體繪畫中不可或缺的風格來源,。(蕪生/綜合報道)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蘇州片 書畫 蘇州 畫家 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