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合理用藥合理用藥
燈籠草治疝氣
廣東讀者陳先生咨詢:我今年67歲,患有疝氣。最近看到書上載有一個治療疝氣的方子:取鮮燈籠草60克(干品用30克),用水煎成一小碗,,加入白酒約30克,分兩次服用,。請問這個方子治疝氣是否有根據(jù),?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藥情報部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疝氣的特征除有腹腔腫塊脫出外,,還表現(xiàn)為下腹墜脹,、腹痛等,。其多發(fā)于小兒和老人,中醫(yī)認為其成因復雜,,一般與幼兒發(fā)育不全,,老人體弱氣虛、寒濕侵襲等有關,,但根本原因離不開氣血不暢,。
燈籠草在我國各地均有分布,以廣東,、廣西居多,,用它治療疝氣的方子最早載于清代《陸川本草》,。燈籠草性涼味苦,,主要有清熱、行氣,、止痛,、消腫等功效?,F(xiàn)代研究也表明,燈籠草有消炎,、抗菌,、鎮(zhèn)痛的作用。白酒散寒氣,、助藥力,、通血脈,將燈籠草煎液后加少量白酒同服,,更能增加其活血鎮(zhèn)痛之效,。所以,本方對小腸疝引起的下腹墜脹,、腫痛等癥狀,,有較好的止痛、消腫作用,,且無論寒,、熱證型疝氣,均可服用,。廣東地區(qū)也有使用燈籠草治疝氣的相關偏方:疝氣屬寒者,,用小茴香與燈籠草治小兒疝氣,效果良好,;屬熱者,,可用生燈籠草與鮮赤豬肉混合作為肉丸,清水煎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連服3天癥狀無改善,應停用此方,,及時就醫(yī),。(蒲昭和)
編輯:趙彥
關鍵詞:燈籠草 治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