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文藝作品有意思更要有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要繁榮文藝創(chuàng)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tǒng)一,,加強現(xiàn)實題材創(chuàng)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倡導講品位、講格調(diào),、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這一重要論述,突出強調(diào)了精神文化產(chǎn)品創(chuàng)作生產(chǎn)的內(nèi)涵要求和藝術追求,,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和指導意義,。
近年來,文藝園地百花齊放,,碩果累累,。但不可否認,“有數(shù)量缺質(zhì)量,、有‘高原’缺‘高峰’”的問題依然存在,。這突出表現(xiàn)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有意義沒意思”。這種作品沒有精細加工,、缺乏藝術魅力,,愣是把有意義的東西弄得沒意思,就像白開水泡米飯,,讓人沒有食欲,、難以下咽。另一種是“有意思沒意義”,。此類創(chuàng)作沒內(nèi)涵,、缺生活,硬是東拉西扯,、胡編亂造,,靠標新立異來吸引人注意,靠花里胡哨來博人一笑,,好像棉花糖,,看起來很大很美,嚼起來沒什么味道,,吃下去沒什么營養(yǎng),。更有甚者,有些作品為片面追求銷售量、收視率和點擊率,,搜奇獵艷,、虛無穿越、媚俗搞怪,、低級趣味,。“看起來有意思,,想起來沒意義”,,是很多人對此類作品的普遍感受。從近年來的創(chuàng)作實踐看,,后一種情況更加突出,。
其實,“有意義”體現(xiàn)于思想和價值,,屬于內(nèi)容的范疇,;“有意思”則體現(xiàn)于技藝和手法,屬于形式的范疇,。歷覽古今,,任何一部偉大的文藝作品都是內(nèi)容與形式、思想性與藝術性觀賞性的有機統(tǒng)一,。文藝創(chuàng)作要成就精品,,登上高峰,就必須將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融為一體,既要“有意思”更要“有意義”,。
“有意思”即有趣味,,容易抓住人,理應更好地展現(xiàn)意義,;“有意義”即有內(nèi)涵,,能給人以啟迪,自然應該表現(xiàn)得更有意思,,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成大作如烹小鮮,。一部上乘之作,恰如一道好菜,,看起來賞心悅目,,讓人欲罷不能;品起來津津有味,有益身心健康,。
一部優(yōu)秀作品,,有意義更有意思,就可以更好地寓教于樂,、以文化人,,更好地啟迪心智、溫潤心靈,。如果文藝創(chuàng)作為意思而意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最終的結果必然沒有意思;同樣,,如果作品唯意義而意義,,難免空洞說教,味同嚼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沒有意義,。只有意義沒有意思,,難以贏得群眾“口碑”;只有意思沒有意義,,難以矗立藝術“豐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的:“對文藝來講,思想和價值觀念是靈魂,,一切表現(xiàn)形式都是表達一定思想和價值觀念的載體,。離開了一定思想和價值觀念,再豐富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蒼白無力的,?!?/p>
需要強調(diào)的是,意義決定著思想穿透力和感染力,,決定著作品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戰(zhàn)狼2》讓愛國情懷在國人胸中澎湃,,《亮劍》讓敢于戰(zhàn)斗,、勇于擔當?shù)木裆钊肴诵模稘摲纷層^眾重溫信仰的力量,,《士兵突擊》讓“不拋棄,、不放棄”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座右銘,。所以,有意義的作品,,必然是能夠傳遞先進理念,、深刻思想、正確價值和高尚精神的作品,,也是最能給人刻下心靈印記的作品,。這就需要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指針,著力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著力抒發(fā)情志理、弘揚真善美,,著力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著力彰顯真情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真正給人以向上向善的力量。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進入新時代,,為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文藝作品既要打造好看的“皮囊”,做到有意思,;更要鑄就有趣的“靈魂”,,做到有意義。以傳世之心打造傳世之作,,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思想 謳歌 作品 文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