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宋徽宗花鳥畫首現(xiàn)杭州 僅展13天后要休眠3年
原標題:宋徽宗花鳥畫首現(xiàn)杭城 僅展13天后要休眠3年
說到豐富多彩,、空前繁榮的宋代繪畫,,繞不開一個人,。
他“身兼數(shù)職”,,是一國之君,更是當之無愧的天才畫家,,是工筆畫的開創(chuàng)者,;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的兩幅宋畫,如今正在故宮博物院如火如荼地開展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和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都出自他的畫院,。
這個人就是宋徽宗趙佶,。
他自創(chuàng)的瘦金體和花鳥畫廣為人稱頌。從9月26日開始,,他的花鳥畫第一次與杭州的觀眾見面,。9月26日至11月26日,“明月入懷·中國團扇文化印象特展”將在杭州中國扇博物館開幕,,宋徽宗,、馬遠、夏圭等宋代著名畫家的扇面真跡將現(xiàn)身展覽,5件一級文物中有4件來自北京故宮,,可謂國寶云集,。
25日,記者提前參觀了這次展覽,,也見證了宋徽宗,、馬遠、夏圭等扇面真跡從庫房到進入展柜陳列的全過程,,也請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員李湜為幾件一級品做了導(dǎo)覽和介紹,。
故宮展品開箱入柜
首現(xiàn)杭城
這個皇帝不愛江山愛書畫
在展廳內(nèi),記者見到了這件首次展出,、首次來杭的徽宗墨寶《枇杷山鳥圖》,,也是一件國寶級珍品,。
扇面中的枇杷以折枝的形式表現(xiàn),,果實累累、枝葉繁茂,。左下方,,一只山雀在枝頭棲息,翹首回望翩翩起舞的鳳蝶,,神情警惕而生動,。《枇杷山鳥圖》屬清淡水墨的一種,,整幅作品沒有工筆畫勾線的痕跡,,純用水墨勾染,卻更顯現(xiàn)出靈動的意境,。這也是一幅沒骨畫,,就是直接用顏色或墨色繪制,而沒有“筆骨”---即用墨線勾勒的輪廓,。由此,,也凸顯出宋徽宗作畫時胸有成竹、一氣呵成,。
在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員李湜看來,,這其中之妙,就妙在山雀與鳳蝶的那一對視,?!澳憧矗饺甘峭高^前面的枇杷看向鳳蝶的”,,畫生百味,。
她表示,宋徽宗的傳世作品稀少,大多為花鳥,,他的花鳥畫有兩種風(fēng)格,,一為清淡水墨,一為鮮艷濃麗,。宋徽宗繪畫最大的特點是寫實,,注重對自然界花鳥的觀察,可謂細致入微,。中國南宋繪畫史著作《畫繼》曾評價,,“徽宗皇帝天縱將圣,藝極于神”,、“ 寓物賦形,,隨意以得,筆驅(qū)造化,,發(fā)于毫端,,萬物各得全其生理”,宋徽宗出神入化的繪畫技能可見一斑,。
這幅畫上同樣珍貴且有意思的是,,扇頁對開有另一位皇帝留下的題詩,他被喻為清代的“點贊狂魔”,,他就是乾隆皇帝,。“結(jié)實圓而橢,,枇杷因以名,。徒傳象厥體,奚必問其聲,。鳥自讬形穩(wěn),,蝶還翻影輕。宣和工位置,,何事失東京,。”乾隆正是借這首詩抒發(fā)對宋徽宗精于繪畫,、工于構(gòu)圖,,卻丟了國家的感慨。
所以,,這張畫也是兩個皇帝相隔數(shù)百年的一次遙相呼應(yīng),,一個繪畫,一個題詞,。
除了個人的繪畫造詣,,宋徽宗也是推動宋畫發(fā)展的關(guān)鍵性人物。他把對繪畫的熱愛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各個方面。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宋徽宗 團扇 宋徽宗花鳥畫首現(xiàn)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