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畫家乾隆臨摹的大胖鳥 拍出1200萬高價
自娛自樂,、陶冶性情,,是乾隆作畫的目的。他并不以畫交友,,也不用出售,,更不作留名畫史之想,。這是作畫時最好的一種心態(tài),配以最好的紙,、最好的墨,、最好的顏料,于無拘無束中筆隨意走,,揮寫的是真性情,。乾隆皇帝畫作的共同特點是,都屬于介于工筆與大寫意之間的小寫意,。筆墨簡練,,著重表現(xiàn)物象的意態(tài)神韻,而忽略所描寫對象的外貌形態(tài),。構(gòu)圖簡括,,主題突出,畫面具有平和淡雅的文人書卷氣,。
乾隆皇帝是個極勤奮的帝王,,萬機之暇好作詩,傳世有數(shù)萬首之外,;更勤于臨池,,幾乎無日不作書法;偶亦作畫遣懷,,或臨仿古人,,或以逸筆自運,枯木竹石,類多墨戲,。
據(jù)記載,,乾隆皇帝一生至少完成了一千四百多幅畫,堪稱高產(chǎn),。不過由于他自認畫技“一般”,,不愿以畫示人,遂毀掉了大部分畫作,,只有少數(shù)為其本人認可的畫藏在紫禁城的各個樓臺軒宇中,,外人難得一見。乾隆皇帝現(xiàn)存的畫作,,主要藏在故宮博物院中,,余下的則散落在民間。
乾隆臨摹趙孟頫的《汀草文鴛圖》,,也是寫鴛鴦一雙,,休憩于水邊沙際,其旁水草豐茂,,水平無邊,。通幅以淡墨濕筆寫出。唯雄鴛略以濃墨點睛羽,。筆墨雖拙嫩,,然墨韻頗淳厚,一是佳紙良墨起的作用,,一是作為帝皇作畫盡屬消遣,,出筆少顧慮,氣足了,,筆底便不淺薄,。圖上詩題,前錄乾隆四十二年春日題趙氏原圖所作詩,,后則為乾隆四十六年臨此圖時的和詩,,中間有跋記錄了作詩作畫的原委。題識:“飛潛胥各樂生生,,汀草雙棲具逸情,。波面鯉魚風(fēng)欲起,漪紋寫照滟光晶,。辛丑長至月中浣,,偶仿孟頫此圖,即用丁酉題圖韻成什書之幀首,,并附前作于左,。漚窟興來偶寫生,,全從隸法表神情。文鴛樂意相關(guān)處,,隱寓其居是水晶,。御筆?!?/p>
圖上璽印累累,,可見乾隆對臨摹的這兩只大胖鴛鴦鳥頗為其自賞。傳趙孟頫的《汀草文鴛圖》一直是清宮藏品,,它至今仍保存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乾隆在六十七歲時為之題詠,又在五年后對之臨摹,,可見那是他經(jīng)常展玩的愛物,。乾隆本人這件仿趙氏的作品,亦同時著錄于《石渠寶笈》續(xù)編,,而他的詩題,,則收錄于他的《御制詩文集》,故不僅畫筆與書法皆為其典型,,而詩文,、著錄及圖上的璽印都是可信的旁證。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乾隆 臨摹 畫家乾隆臨摹的大胖鳥 畫家乾隆臨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