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人民日報:身不嚴修難致遠 為官要視清廉如生命
身不嚴修難致遠(紅船觀瀾)
王安石在《洪范傳》中寫道:“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從歷史長河看,,中華民族歷來有講求修身養(yǎng)性的傳統(tǒng),,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剛正不阿的包拯,、兩袖清風(fēng)的海瑞,、一代清官于成龍,這些廉吏名臣無不以修身為座右銘,,也都因其高潔操守而揚名于世,、名垂青史。
對于為官從政者而言,,其心正不正,、修身嚴不嚴,,不僅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水準和政治覺悟的高低,,也直接決定著在從政道路上究竟能夠走多遠。據(jù)統(tǒng)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已有20多名省部級官員遭遇“斷崖式降級”,。這些高級領(lǐng)導(dǎo)干部當(dāng)中,昔日不乏才華能力出眾,、政績業(yè)績突出的佼佼者,,但因為損公肥私謀取個人利益、違規(guī)選拔任用干部,、大搞權(quán)錢權(quán)色交易,、弄虛作假、對抗組織審查等嚴重違紀行為,,有的被開除黨籍,,有的降職處理甚至連降7級成為科員,原本順風(fēng)順水,、坦蕩無垠的仕途戛然而止,、折戟墜落,。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中老藝人蘇昆生曾放聲悲歌:“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因為貪一時之欲、戀一時之財,、懲一時之快,,而私念膨脹、律己不嚴,、行為放縱,,最終讓個人努力前功盡棄、家人至親受辱蒙羞,、組織辛苦培養(yǎng)付諸東流,,不能不令人感慨萬千,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為官不患無位,、不患位之不尊,而患修身不嚴,。
身不嚴修者,,私而意不誠。以德養(yǎng)身,,行德方能致遠,。以德立身,就會有忠誠的操守,、廣闊的心胸和無私的情懷,。無德之人,往往私心過重,、私念太多,,凡事都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fā)點、落腳點,。私慮重重反映的是內(nèi)心深處對黨和人民的不忠誠,、不真誠,私利為本只會畫地為牢,,難以自拔,。
身不嚴修者,,躁而心難靜,。以靜安神,寧靜方能致遠,。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面對大千世界的種種誘惑才能穩(wěn)得住心神,,面對大起大落的成敗才能從容應(yīng)對。心不靜者智蒙蔭,,心不安者行不穩(wěn),,內(nèi)心失衡、思緒難平,、躁動不安,,不寧靜、不平靜,、不冷靜的心理狀態(tài),,帶來的必然是急功近利、投機取巧,、不擇手段,。
身不嚴修者,驕而行無矩,。以規(guī)束行,,守道方能致遠。心有所畏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講規(guī)矩、守紀律才能不觸紅線,、不越底線,。倘若始終把道德修為、黨性修養(yǎng)當(dāng)成小事不屑一顧,,總是心存僥幸,、以惡小而為之,長此以往,,便會心乏善念恭敬而恣意妄為,、滋生貪嗔癡怨而驕奢放逸。肆無忌憚,、專橫跋扈,、為所欲為,最終只會是丟了人格口碑,、觸犯黨紀國法,,落得個身敗名裂、鋃鐺入獄的下場,。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為官就要有執(zhí)著的追求與堅守,,咬定青山,,強定力、不動搖,?!耙唤z一粒,我之名節(jié),;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為官就要視清廉名節(jié)如生命,,慎獨慎微,,莫沉淪、不放縱,?!把谬S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為官就要始終把百姓掛于心頭,,念茲在茲,放不下,、不放下,。古之良吏先賢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給我們標注了參照的行為坐標,。有什么樣的追求就會有什么樣的境界,,有什么樣的操守就會有什么樣的選擇。倘若今之為官者都能勤于自省,、嚴以自律,,常思貪欲之害、常養(yǎng)為政之德,、常念百姓之苦,,修好了這門必修課,就能在從政道路上行穩(wěn)致遠,。如此,,則是萬千百姓之幸,也是從政者個人之福,。(張 明)
編輯:薛曉鈺
關(guān)鍵詞: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