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被清潔工背著蹚水的大學生應該自慚
有些暖心新聞,,讀著實在窩心:日前,,貴州暴雨,,六盤水師范學院形成積水,,接著就出現(xiàn)了“清潔工在水中來回背著學生過‘河’”的暖聞,。暖往往意味著對冷漠的拒斥,。在這則新聞里,,清潔工阿姨愿意背,,有的學生愿意被背,你情我愿,,情意款款,,聽上去,仿若一股暖流,,頗顯人間溫情,。
只是網(wǎng)上主流輿論不這么看,很多網(wǎng)友就譏諷,,“堅強環(huán)衛(wèi)阿姨照顧殘障大學生”“淵深及踝,,年逾二十,健壯阿婆,,救出巨嬰”……對此有背人的清潔工稱,,在她眼里,站在臺階上的,,都是她的孩子,,“你們別怪他(被指責學生),是我走過去把他一把拉在背上就走的,?!?/p>
事件中的清潔工阿姨心甘情愿,被背的學生有的心安理得,,這么感人的事,,到了輿論那兒,就成了倒是為非的“偽正能量”,,以至于被背者委屈,、背人者叫屈。改用周星馳的臺詞:人家兩廂情愿,,一番好意,,輪到你這妖怪來反對?
可果真就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式的局外人誤解?當事人有當事人的理解,,但“你情我愿”代替不了是非判斷,。太輕易感動,也很容易被雞湯麻痹認知,。這不是怪涉事清潔工做好事,,不是把好心當驢肝肺,而是說,,有些被指“嬌貴”的被背大學生其實并沒那么冤,。
道理很簡單:不就蹚個水濕個鞋子嗎,?怕濕鞋光著腳擼起褲管難道不行?不是殘疾,,就別心安理得地把別人當拐杖——哪怕別人愿意,。
我們或許可以自稱“寶寶”、拍照時嘟嘴裝嫩,,可把“寶寶心態(tài)”延伸到雨天不肯蹚水中,,那可不就是嬌慣?有消息說,,有被背的學生行動不方便,,可被背的又不止一個,難道都腿腳不便,?只要不是,,他們都該為此自慚。
真正的溫情,,不止有善意,,也包含對等尊重。在清潔工背大學生蹚水的“溫情情景”中,,背人者與被背者就難言對等,。一些人簡單地理解“因為有善舉,就將其合理化”,,其實內(nèi)置了某種梯度等級觀念:“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對清潔工職業(yè)的“卑賤化”想象,,讓很多人覺得被清潔工幫助是理所當然的——他(她)們可不就是干臟活累活的嗎,,背下人對他(她)們來說就跟分內(nèi)事無異,何況是他(她)們自愿的,。
學者武志紅說,,獨立與界限,是我們社會欠缺的部分,,該事件就是愛的表達失去了界限,。涉事清潔工出于好意可以理解,但很多承接了“失去界限”的愛心的大學生,,就不能好意拒絕?對不起,,對“清潔工在水中來回背著學生過‘河’”的感人情節(jié),,我真感動不起來。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清潔工 大學生 蹚水 自慚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