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界人物藏界人物
藝苑名士吳湖帆
吳湖帆(1894—1968年),,初名翼燕,,字遹駿,后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丑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以湖帆名世,,江蘇蘇州人。
吳湖帆富于收藏,,為近代著名收藏家之一,,藏有金石書畫數(shù)千件。他的收藏一是來自祖父輩的舊藏,,如吳大澂遺傳的周代邢鐘和克鼎,。吳湖帆極喜愛這兩件上古青銅器,名其室為“邢克山房”,。吳大澂生前特別寶愛的古印40余方,、官印50余方和將軍印28方,后亦為吳湖帆收藏,。
吳湖帆 扇面
吳湖帆 扇書
二是來自夫人潘靜淑的嫁妝,。潘靜淑曾祖潘世恩為清道光時宰相,。伯父潘祖蔭為清光緒時軍機大臣、工部尚書,,其攀古樓所藏文物富甲東南,。潘靜淑過門時,嫁資中有宋拓歐陽詢《化度寺塔銘》,、《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三帖,加上吳大澂舊藏《虞恭公碑》舊拓,,因此集齊歐陽詢四大名帖,。吳湖帆對此十分珍愛,遂將家中廳堂命名為“四歐堂”,。吳湖帆還依次名其長子為孟歐,、次子為述歐、長女為思?xì)W,、次女為惠歐,,以應(yīng)符“四歐”之?dāng)?shù)。潘靜淑30歲時,,歲逢辛酉,,與宋景定刻《梅花喜神譜》干支相合,其舅潘仲午即以所藏《梅花喜神譜》為壽禮,。吳湖帆命其寓所為“梅景書屋”,。潘靜淑奩中又有先世得御賜玉華硯,其硯潔如堆雪,,潤若凝脂,。夫婦倆視若珍寶,又命其室為“玉華仙館”,。
三是吳湖帆本人收集之珍品,。如購得隋代《董美人墓志銘》舊拓,吳湖帆珍愛之至,,特辟一屋珍藏并取名“寶董室”,。如何紹基得到《張黑女碑》后的情景相似,他平時將碑帖隨身攜帶,,須臾不離,,有時睡覺也挾冊入衾,并曰“與美人同夢”,。吳湖帆還多方搜羅清代的狀元寫扇,,有的出高價收買,有的用藏品與之交換,。歷20年之久,,吳湖帆獲藏75柄,,形成他的收藏特色。吳湖帆收藏的歷代名帖名畫甚多,,如北宋米芾行書《多景樓詩冊》,、宋寧宗后《櫻桃黃鶴圖》、宋梁揩《睡猿圖》,、宋王晉卿《巫峽清秋圖》,、宋趙構(gòu)《千字文》、宋畫《漢宮春曉圖》,、劉松年《高山四皓圖》,、宋拓《梁蕭敷敬太妃墓志》、宋刻《淮海長短句》,、元倪云林《秋浦漁村圖》,、元吳鎮(zhèn)《漁父圖》、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之《剩山圖》,、元王蒙《松窗讀書圖》等,,后均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吳湖帆少年時研習(xí)過印藝,,亦能治印,,故于印道頗為熟稔。
在吳湖帆的藝術(shù)人生中,,值得大書一筆是他在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購藏的《剩山圖》,。當(dāng)時,上海汲古閣主人曹友卿攜剛購買的一張破舊的山水畫請吳湖帆鑒定,,他審視后憑直覺感知此畫一定出于前輩名手,。經(jīng)多次密談,吳湖帆將家中珍藏的商彝周敦古銅器換下了這幅殘畫,。他欣賞多時,,覺得應(yīng)該是一幅元人的畫,或者就是黃公望的畫,。他翻出故宮博物院藏《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火前版影印本一對照,,竟然是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引首段,這一驚喜差點讓吳湖帆昏厥過去,。他將此畫命名為《剩山圖》??吹醚凼?,領(lǐng)略了神采,備妥乾隆貢宣和胡開文老墨,,選一個天朗氣清之日,,吳湖帆對《富春山居圖》的“無用師卷”進(jìn)行臨摹,。吳湖帆根據(jù)《剩山圖》和“無用師卷”的印刷品繪制而成的《富春山居圖》是其火殉三百年后的首次筆墨合璧,可稱為《富春山居圖》的火后版或梅景書屋版,。據(jù)藝術(shù)史家審定,,吳湖帆的筆墨極盡蒼莽,氣韻和用筆較沈周的火前版更接近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真跡,。不過同黃公望的皴法相比,,它們又有微妙的差異,如黃公望的用筆虛靈松動,,吳湖帆在靈動的基礎(chǔ)上趨于挺勁堅實,,這與他師法唐寅有著極大的關(guān)系。實際上,,這也是吳湖帆繼承中國畫傳統(tǒng)的一大特色,。
1933年,由吳湖帆牽頭,,正社書畫會成立于蘇州,,參加者有陳子清、彭恭甫,、潘博山,、葉恭綽、吳瞿安,、張善孖,、張大千、吳詩初等,。畫社定期舉辦雅集,,圍繞“切實研究藝術(shù)”展開討論,以互相學(xué)習(xí),,共同探討國畫藝術(shù)的真諦,。正社書畫會活動的影響很大,被藝苑譽為“風(fēng)流雅士之會,,人文薈萃之社”,。
在35歲之前,吳湖帆積極參加藝術(shù)界的各項活動,,,,他的名字排列從后邊漸漸往前移動。40歲以后,,吳湖帆的大名排列于藝術(shù)活動之首,,他成為了藝苑名士。
1943年,吳湖帆時值50歲,,與梅蘭芳,、周信芳、汪亞塵,、范煙橋,、鄭午昌、席德炯,、楊一萍,、汪瓞長、凌禹門,、孫伯繩,、汪德祖、蔡申白,、鄧懷農(nóng),、張君謀、秦清曾,、李祖夔,、洪警鈴、楊清磐等20個同齡人相聚于滬上萬壽山酒家,,結(jié)甲午同庚會,,飲千歲酒,嗣后又合影于肇家浜路魏家花園,。在這次集會上,,他們利用詩詞、戲曲,、書畫等形式,,抒發(fā)各自的懷抱,期望國運昌盛,。為紀(jì)念這次盛會,,經(jīng)文藝界友人大力倡導(dǎo),按“周穆王有八駿”的故事,,請名畫師為吳湖帆,、梅蘭芳、周信芳,、汪亞塵,、范煙橋、鄭午昌,、洪警鈴,、楊清磐八人繪《八駿圖》,。作者為熊松泉、趙敬予,、戈湘嵐、殷志湘,、謝之光,、謝碧月、陳英泉,、徐韶九,。由于此舉意味深長,所以當(dāng)時社會名流,、書畫家乃至國民黨內(nèi)一些愛國元老都踴躍題字作跋,。繼而又在西藏路寧波同鄉(xiāng)會舉辦梅景書屋同門書畫展,吳湖帆,、王季遷,、朱梅村、陸抑非,、徐邦達(dá),、俞子才等34人作品參展。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藝苑名士吳湖帆 藝苑名士 吳湖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