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塑料袋濫用并非無解之題
今年是“限塑令”正式施行的第九年,,然而調查顯示,,限塑令處境尷尬:小商鋪直接提供免費塑料袋,大商店賣塑料袋,已是司空見慣之事,。在一些地方,限塑令可以說是名存實亡,,已幾乎淪為“賣塑令”,。
塑料袋這枚硬幣,正面是“方便”,,去市場買東西,,小的用小袋,大的用大袋,,一拎就走,,用完就丟,十分方便,;背面是“污染”,,塑料袋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fā)明”,所造成的白色污染令人頭痛,?!跋匏芰睢敝荚谔岣咚芰洗@取的成本,讓用戶為使用塑料袋支付一定的費用,,以減少塑料袋的使用,。事實證明,“限塑令”產生了顯著效果,。國家發(fā)改委環(huán)資司曾統(tǒng)計,,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實施至2015年,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累計減少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這是一個不小的成就。但是,,隨著經濟發(fā)展水平不斷提高,,人們?yōu)楸憷月駟蔚囊庠概c能力都提高了,一個塑料袋兩三毛錢,,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沒有痛感。
塑料袋濫用并非無解難題,,不過需要大決心和大智慧,。解決思路,一在堵,,二在疏,,三在教育。近年來,,面對“限塑令”遭遇尷尬,,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建議,將“限塑令”改為“禁塑令”——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袋,。理論上,全面出臺“禁塑令”并無不妥,,自然環(huán)境形勢如此嚴峻,,為了自己及子孫后代的生存環(huán)境,犧牲當下的一點點便利是必須且可能的,?!敖堋碑斎粫凶枇Α⒂须y度,,但也會帶來新變化,、新機會——加速可降解塑料袋的研發(fā)和生產,以填補市場空白,。迎難而上,,關鍵在于,我們要有決心去推,。
公眾使用塑料袋已有很長時間,,養(yǎng)成了習慣,形成了依賴,,一下子開禁,,難免無所適從?!笆琛敝涝谟?,找到安全的,、環(huán)保的替代產品?!跋匏芰睢背雠_之后,,環(huán)保布購物袋、紙袋等替代品開始流行起來,,如果這些袋子沒有多次利用而直接扔進垃圾堆的話,,或許更不環(huán)保。為此,,許多企業(yè)開始尋找可降解環(huán)保袋,,并取得一定的進展,。譬如番禺就有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及他的團隊,,利用堅硬的石頭做成塑料袋。這種“石頭袋”無毒無味,,通過光照和土壤掩埋可實現(xiàn)降解,,既便宜又環(huán)保,備受市場青睞,。據(jù)悉,,該企業(yè)每月向全國各地市場供應過億個“石頭袋”。在這方面,,不妨政府出面,,組織科研力量進行專題研究,拿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滿足市場需求,。
經驗告訴我們,在治理白色污染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比改變人們的動機和行為更重要,。用什么類型的塑料袋,都不如少用,、正確使用對環(huán)境貢獻更大,。在這方面,必須借助教育手段,,使得環(huán)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環(huán)境保護教育,不僅在學校教育,,從娃娃抓起,;也不僅在進入公共空間,對大眾進行宣傳教育,;用經濟手段激勵環(huán)保行為,,提高不環(huán)保行為的經濟成本,,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譬如愛爾蘭,,自從實施塑料袋稅之后,,僅用4年就將塑料袋使用量減少了94%。大大提高塑料袋使用費,,不僅達到了與“禁塑令”相當?shù)臏p塑效果,,還有力改變了消費者行為,觀念改變比使用替代產品更有益,。
“限塑令”進入第九個年頭,,期間得失值得細細梳理,未來的路怎么走有待重新審視,。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方式,、呼喚科技進步、引入市場力量,、提升環(huán)保意識……必須多管齊下,、多點用力,塑料袋濫用形勢才有可能得到全面扭轉,。作為塑料袋的消費者,,我們也有責任,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慢慢把習慣改過來,。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塑料袋 限塑令 環(huán)保 濫用